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继续深入学习文本,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通过品读、想象等体验人鸥之情深。
2、学习表达,通过标点拓展练笔的手段学会联系上下文具体真实地表达感情。
3、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懂得珍爱动物,学会懂得珍惜生命。
抓住描写海鸥悼念老人的动作,想象语言,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拓展主题性资料,让学生学会懂得懂得珍爱动物,珍惜生命。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的一位老人。作者说他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出示图片)
2.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老人的,请快速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3、学了第一课时,此刻的你对这位吴庆恒老人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4、那么作者在刻画吴庆恒老人时抓住了什么来描写了呢?
(过渡)当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后带到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知道是件什么事吗?(海鸥来到照片周围悼念老人。)
一读:那么,文中是如何描写海鸥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悼念老人的呢?请快速默读15~19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海鸥的句子。
个别交流描写海鸥的句子。(大屏幕出示,要求读顺畅。)
二读:齐读这些句子,思考,海鸥的哪个动作深深地震撼了你或者说让你意想不到?
让学生自由交流,品读关键词,教师点拨(不一定要全部点到):
1、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瞻仰”一词望往用在什么地方的?从这个词中看出,海鸥把老人当作什么?
(恩人亲人,自己的长辈。)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为什么要站成两行、肃立不动呢?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那时人的心情怎样?(难过、十分悲痛。一群的海鸥行动如此一致,不正是流露出它们对老人的敬仰和爱戴么?就像儿女一样给老人守灵尽孝。)
4、当我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扑”换成“飞”好吗?为什么不好?体现了什么?
ⓑ“白色旋涡”联系上下文你能理解吗?这是用暗喻的写法写出了鸟的速度快。
重点训练朗读,把海鸥不愿老人离去的悲痛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三读:点拨: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海鸥的心情吗?(恋恋不舍,焦急万分,刀绞般疼痛。)百般感情化为你的朗读,和海鸥一起来悼念我们的海鸥老人。
5、出示练笔题:
“独脚”深情地凝望着遗像中的老人说:“_________”
“老沙”默默地注视着遗像中的老人说:“_________”
(交流中通过评价手段点拨练笔中所用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老人走了,带着依恋,带着对海鸥深深的牵挂走了。这样的一位老人,你又想对他说什么呢?他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人爱自然,自然也才会爱人,地球也才能永远充满爱,充满和谐。
7、总结:
同学们,文章为什么会写得如此感人呢?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的?
生: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老人与海鸥的真情。
师:更主要的是文章来源于真实的故事,写出了真情实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
1、内容拓展: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吴庆恒老人的爱鸥护鸥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出示资料): 著名摄影师李志雄关注老人的爱鸥护鸥事件整整10年!这张老人佝偻着身躯喂养红嘴鸥,亲近红嘴鸥的照片在李志雄等人的努力下被放大,这位老人的形象渐渐成为最具震撼力的城市名片。(师读)
2005年10月,一个名叫杨帆的21岁昆明女孩建议为吴庆恒老人塑像,以资纪念。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热烈回应。看,这就是人们为他雕塑的青铜雕像。你觉得这尊雕像代表着什么?(对老人的尊敬,对老人珍爱动物精神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著名教授张文勋为这座平民雕塑题写文言碑记:(个读)“夫天人合一,国泰民安,乃华夏文明之精义,然则,“海鸥老人”之精神,亦可通天人之道也。”
你知道天人之道指的是什么道吗?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朴素平凡而伟大的海鸥老人:……
再次深情回读描写老人样子的句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主题拓展:
后来,在翠湖边,有千千万万个和吴庆恒老人一样的人出现了,(出示课件4)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鸥和谐的画面啊!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付出一份真爱,他们就会来回报!老师这里有一首同样感人的歌曲,由甘萍演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聆听,再来回味课文所带给我们的沉思吧!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