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草虫的村落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六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学生能够大概了解文意,抓住文章中心内容。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领悟能力较强。但是口语表达兴趣不太高,这也是高年级同学的通病。所以这节课,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草虫村落的精彩,并且做好阅读批注,并且能够进行口头表达。
1.通过对词句的品析,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同学们,大自然犹如一个巧妙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让我们走进草虫的村落,去感受一回草虫的世界。
二、新授
1.初读课文,依文学词 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屏幕上的词语,连词成句,概括成一段话。
静谧 游侠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亲戚 烘烤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勤勉
大街小巷 亲吻 漫游 蕴藏 驻足痴望
(学生自由发言)
2.批注阅读,师生对话 同学们细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在旁边作好批注。
交流汇报阅读心得: 例如 学生:我看到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有着俏丽的外表,让很多虫子羡慕嫉妒。作者很了不起,简简单单几句话,把小圆虫的世界写活了。
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大家分享并点拨。
教师:好一个俏丽的南国少女,竟然让我们的××同学也为之倾倒。这是你读到的,其他同学呢?(继续交流)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看来要走进小虫的村落,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比如小虫们见面时的寒暄、小虫们的肢体动作、小虫们的歌声等等。
3.品词析句,体味写法 教师顺势出示投影: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不过得和同学们合作才能完成。 (对比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师明确要求。
师: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爬啊爬啊)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小虫)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交流一下)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教师读省略黑体字的文段,学生读原文)
对比朗读,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的朗读里少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进而总结:文中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普通的草虫世界成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村落。(板书:联想 想象 )
师:那么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看到玫瑰想到爱情,看到明月想到思乡,看到绿色想到生命和希望。有了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和清风对话,和雪花共舞,可以和甲虫寒暄,和小鸟赛歌。) 下面按照这个提示,同学们分小组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心得)
三、课外拓展,整本书阅读 课件显示法布尔的《昆虫记》精彩片段:
遇到对手比较厉害,有能力进行激烈的反抗的时候,比如灰蝗虫,我就会摆出这个非常吓人的姿势,把对手威慑住,以防猎物从弯钩中逃掉。接着,我用捕兽器把士气已经低落得无力反抗的猎物夹住。所以说,我在真正战斗之前摆出的那个幽灵般的姿势,只是为了把对手吓呆 (法布尔《昆虫记》原文)
教师:同学们,猜猜我是谁?
(对,我就是身手和长相一样神奇的螳螂。同学们,这只螳螂厉害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联想和想象让螳螂可以摆出一个幽灵般的姿势,进行颇有谋略的战斗。 师:法布尔先生是高明的,他的《昆虫记》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他的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和联想。昆虫在他的笔下是聪明勇敢、美丽快乐的。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联想和想象作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些小生灵是快乐的,那么作者呢?作者的快乐来自哪儿? (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热爱。就如这篇课文的第一句: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