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掌握课后生字的音形义;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
3.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情的词句,感受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怀,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4.学习作者将动物当成人来写,通过细腻传神的动作、神情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本组教材主题是“动物与人”,本课与《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本单元课文教学要求一是继续练习快速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本文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嘎羧,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时间为序,围绕嘎羧的四件事情: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重点对嘎羧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文章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注重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注重读写结合。
1.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情的词句,感受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怀,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2.学习作者将动物当成人来写,通过细腻传神的动作、神情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1.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生:没有)。好的,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屏幕上的这段话。 出示ppt一: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师: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场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下。在人们埋葬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深受重伤的公象。它的名字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生齐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故事。
1.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同桌2人小组迅速完成以下任务: ①相互检测第一题:认读生词。遇到对方读错的地方,及时帮助纠正。 ②交流第二题答案: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遇到对方写的好地方,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2.出示ppt二:认读生词 抽生朗读、齐读。
3.出示ppt三,交流第二个问题: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说一件也行。(追问:你能不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教师相机引导) 老师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4.接着回答,师:你们能不能像刚才这位同学(这个概括)一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能用四个字概括吗?)
5.谁能用老师的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师引导: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之前——(生读板书)这么几件事。 我们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像这样“采用抓主要事件“的方法,很快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同学们,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ppt四: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嘎羧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的呢?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披挂象鞍”这部分。
2.请同学们看《学案》的第4题,4人小组交流。(ppt五) 快速地浏览课文5至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请组长合理分工,组员轮流发言。
3.抽组交流,出示ppt六,注意先读句子,再谈体会: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还有谁和他找得一样?英雄所见略同。这段话里哪个词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拿笔把它圈起来。
4.抽生交流,追问:为什么是这个词?说说你的体会。 ①泪光闪闪;睹物思情,内心激动,眼泪涌出。(你是抓住神态的词语来体会的) ②久别重逢:嘎羧和象鞍像好朋友,友谊深厚。 师:他们是多久没有见的老朋友了?26年未见,如今再次相见,这就叫久别重逢。 继续发言,你来吧(你请)。 ③摩挲:嘎羧把象鞍当成宝贝一样,细细地抚摸。(动作) ④呼呼吹去,久久地:珍爱象鞍,感情深厚。(动作) 教师相机进行小组评价,学法小结:我们抓住嘎羧动作、神态的词句描写体会到了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和激动心情。
5.你们能不能读出嘎羧此刻的心情?自己练习练习。 抽生读,相机评价(促进理解、感情的体会)。还有谁想读?好,请大家带着这种体会读出嘎羧激动的心情。
6.师:嘎羧为什么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象鞍上面有什么? 指名朗读:上面有弹洞、斑斑血迹,混合着皮革、硝烟、战尘和血腥的气味…… 师:嘎羧看到这些,他会想起些什么? 师小结:象鞍上有着它辉煌的过去,有着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小结:26年过去了,嘎羧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刚才,我们围绕(ppt )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体会到了嘎羧的内心和情感,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1. 接下来,我们就要这种方法,试着来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的细节描写。请看自学提示(ppt ): ①自由轻声朗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划下来; ②圈出描写嘎羧动作或神态的词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四人小组同学交流。 抽生读提示。
2.指组交流,要求:先读句子后谈体会。你找到的是哪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①“吼声”: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和对战友的怀念。 师:你抓住了“吼声”这个词。这种吼声其实是嘎羧的一种发泄方式、表达方式,你想想,它可能在说什么?你读的感情还不够深厚,谁能读出它内心的吼叫吗?指名读;全部齐读。
②“亲了又亲”:可能是嘎羧受伤或作战的地方,无比怀念。 师:你紧紧抓住了“亲了又亲”展开想象,很好。
③“久久凝望”:回想26年前和战友浴血搏杀、倒在血泊里的情景。(它在想些什么?) 师:你不仅展开想象,还联系上下文。你能不能读出这种“久久凝望”的感觉吗?生朗读。 师:谁还能读得更好?生朗读。④“这时,它身体膨(pé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ǒ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之前是什么样儿?) 追问:你的体会是什么?
3. 下面,我们有感情朗读此段,读出嘎羧的激越悲壮来。(齐读,或指读、齐读)
1.过渡: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念,带着对战友深深的怀念,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长眠的地方,它用尽生命的全部力量,给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 请同学们看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ppt )。我们来轻声朗读。
2.ppt操作:这两段话里有哪些细节深深打动了你?
①没有回到祖宗的象冢,而是和战友躺在了一起。
②“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好像回味着自己的过去。
3.师:它一定有话要说,那它想说什么呢? 抽生交流。(希望自己始终是最后一头战象;同伴们,我来陪你们了;我们不会忘记你)
4.总结:同学们,此时,在你们眼里,嘎羧是一头怎样的战象?生……它仅仅是一头战象吗?(生:一个英雄)。
出示ppt :沈石溪还说过“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1.嘎羧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地留在村寨里养老送终,而是在生命最后时刻重批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有人要求它必须这样做吗?
生答,师梳理:没人能要求它这样做。(出示PPT)……嘎羧通过自己神圣般的仪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信念,勇于坚守自己的信念。
2.出示ppt :同学们,你的信念呢?你在坚守吗? 老师不要求你们此刻回答,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思考,给出自己的回答。
3.布置课后小练笔: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