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嘎羧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回顾导入
1、师:出示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的风采,它就是----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相机板书
3、作者沈石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确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
4、在重披象鞍的片段中,我们读懂了嘎羧的-----怀旧。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用什么读书方法读懂了噶羧的情感 ? (生谈读书方法 )
5、这节课我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试着学习战象“重回战场”这一部分。
二、走近激情的战象──嘎羧
1、生读自学提示:
(1 )、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的情感句子,用——画下来。
(2)、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反馈交流
句子: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 ou—ou—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这表达了嘎羧怎样的情感呢?你能读出来吗?
生自读
4、想象填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 ),看到了(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 ),也许是(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 ),也许是在( ),也许是在( )。
师:有哪三个重点词语呢?
生:“久久凝望”“亲了又亲” “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谁来读第一个词语?
生读。
师:“久久凝望”理解这个词语吗?
生:“凝望”就是饱含着感情地看。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久久凝望着江水,它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1:浮现出了26年前人们把几十头战象抬上岸的场面。
生2:还可能看到了它和它的同伴们英勇杀敌的场面。
生3:它也可能看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那一片尸体,有鬼子的尸体、有同伴的尸体,还有自己主人的尸体,人们把那些战象的尸体都埋在了土里面,他就一直记着那个埋战象的坑,他就想到那里去。
师:非常悲壮的一个场面,嘎羧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他又走到一块礁石上(生齐读:亲了又亲)
师:这是一块怎样的礁石呀?
生1:或许这一块龟形礁石就是当时救起它的地方,嘎羧对它充满了感情,所以亲了又亲。
生2:这块礁石也可能撒满了同伴们的鲜血,所以它非常的怀念,它亲了又亲。
师:你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2读。
师:饱含着多么深的感情呀!所以嘎羧发出了(生齐读:震耳欲聋的吼叫),发出了(生齐读:震耳欲聋的吼叫),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生齐读: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课件播放吼叫
师:这样的吼叫,那是他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1:他在告诉人们那块礁石救了它,日蔻是多么地可恶杀了自己的同伴。
生2:我认为他可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他对日蔻的愤怒在骂他们一样;还有一种是它在对战友们说它来陪伴它们了。
生3:他在为战友们的死感到悲哀,感到伤心、难过。
师:整整二十六年呀,9000多个日日月月,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这样的深情,能向谁诉说吗?
(不能)因为它是——最后一头战象。
所以,它怎能不-----
生读
5、教师补白描绘,激情引读
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友,它怎能不心潮澎湃呀。同学们,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这一段话。(配乐,师生一描一读预设如下。)
生: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师:──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幕,一定又看到战友们奋勇搏杀,在枪林弹雨中,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
生: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师:──那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那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
生: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那是嘎羧在深情地呼唤,呼唤着战友的灵魂,也在告诉战友:我将来陪伴你们!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6、师:此时你眼中的嘎羧还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吗?它是一位──激情豪迈的战士!
三、走近忠诚的战象──嘎羧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的地方,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让我们一起看看嘎羧最后的华丽谢幕。
“光荣回往”这部分内容有没有让你感动的语句呢?谁来给大家读你所画的句子。
(1)品“挖”
师:这部分内容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字?(挖)
师:有一种怎样的信念在支持着它?
生1:忠诚。
生2:它想着自己的同伴们。
生3:一种长达50多年的怀念在支持着他。
生4:思念着自己的同伴,想早点见到他们。
生5:对同伴有着怀念、对敌人有着憎恨,对战场还有着凭吊,这三股力量在促使着它用最后的力气来挖掘埋葬自己的坑。
师: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从嘎羧的“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通过一个“挖”字看到了这位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它没有忘记,他是一头战象,就是死,也要和战友们死在一起!
(2)交流第22自然段,画出噶羧死后形象的语句。
出示句子:土坑约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只眼睛睁得老大,凝看着天空” 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师:嘎羧睁大了眼睛凝望着天空,它好象在说什么呢?它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知道吗?
生1:我想它会死不瞑目,想回到当年那浴血奋战的战场,杀死那些伤害它主人、朋友的敌人。
生2:我想它可能会想祖宗你不要怪我,我只是为了忠诚,我要和我的同伴、和我的主人躺在一起。
师:有一些遗憾。你体会得非常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生2读)
师:它还可能会想些什么?
生3:我想它可能还会想起这26个春秋过去了,它都没有见到那一场战争中同伴们,它会想同伴们我终于来看你们了,虽然我对不起我的祖宗们,但是我为了来看你们,我用尽了我自己的全力。
师:又有一些欣慰,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生3读)
嘎羧想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啊!不能忘记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呀!或人类不要再有战争,那该多好哇!所有的生灵都在期盼世界和平!
我想对嘎羧说:噶羧,请你放心地走吧,我们将永远记住你们这些抗日英雄的,人类再也不会有战争了!
(4) 师:你读出了这段话背后的情感,最后一头战象怀着深深的爱,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归宿。可以说,它是一个英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在它的生命轨迹中,它忘不了与人们依依惜别的深情, 而战场上一幕幕更让它难以忘怀, 终于,它如愿以偿地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敬意读这一段话吧。全班齐读
(5)师:此时此刻,嘎羧在你们眼里,还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是──勇敢的战士!深情的战士!忠诚的战士!善良的战士!情深意重的战士……
四、回归文本,总结写作方法
师:嘎羧逝去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
生交流 忠诚,善良 和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嘎羧的形象就理解到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实在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啊!难怪作者这样说——(投影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很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沈石溪)一起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对嘎羧的形象有这样的熟悉外,在写法上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生:我们要注重人物的动作、情感和声音,还有神态。
五、拓展阅读,体会动物情感
如果说,最后一头战象呈现给我们的是深沉的爱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的话,那么,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震撼?
我们可以阅读他的《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红奶羊》《虎女蒲公英》《狼王梦》,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一定会感受到他带给我们的人性的优点和生命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