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体会说明的方法——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4.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初步学习过说明文,对于说明文这种问题并不陌生,了解列数字、举实例等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进入到高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深入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及其作用,尝试使用这样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达。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说明我们人类为什么要保护地球的,即:地球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移居到其它星球的可能性非常渺小。为学生试着给课文列提纲打下基础。
2.能够比较“原来”、“本来”两个词语的意思。唤醒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
3.能够结合教师自制的“有限的自然资源网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运用本课一些说明方法,练习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1.同学们,《时代周刊》这本杂志每年都要评选新闻人物,你们知道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是谁?猜不出,教师板书答案——地球
2.学生质疑:你们为什么这样的表情呀?你想说什么?
3.出示课件——转动的地球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一颗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板书(地球)。
这是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拍下来的地球全貌图。当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感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结尾部分,找到宇航员发出感叹的句子。(生读文)投影:(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 板书:可爱 易破坏
宇航员为什么发出如此的感叹呢?还是让我们到书中找寻答案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从哪里感受到地球可爱?又太容易被破坏?可用不同的线划出相关语句,也可进行标注。
学习第一部分,从哪里感受到地球可爱?
全班交流。
1、地球非常美丽: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2、地球很渺小:学生读句子——说出说明的方法
教师出示学生读的句子——副板书说明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句子中说明方法部分变色。
第一句: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数字说明、举例说明)
第二句: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比较说明)
教师写副板书:数字说明、打比方说明、比较说明
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其他的句子,说一说他的说明方法。
3、地球是无私的
出示句子: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的提供矿产资源。
小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她美丽,无私、慷慨的向人类提供一切,我们的地球真是太可爱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地球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从课文中你知道了是谁在破坏可爱的地球?生板书:(人类)谈谈你找到的依据。
学习第二部分
从哪里感受到地球又太容易破碎了?
说说对哪部分理解感受最深?
地球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学生可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的确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真是用一点,少一点。不加节制,会越来越少呀!
教师副板书:举例说明
学生补充第四自然段——读——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比较词语, “本来、原来”,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比较。
3、教师:请学生进入有限的地球资源,根据网站上提供的有效信息,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练习说话。
教师总结:地球像一叶扁舟,在这60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这小舟无怨无悔,他又是多么的慷慨无私!可是,由于人类的不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破坏,加之人口的快速膨胀,有人预计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20亿,这样大的负荷,使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我们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呀!
过度:教师引出第三部分:假如地球的资源枯竭了,我们怎么办?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没有)从哪一部分知道的?
三、第三部分——简单,学生读一读即可。
教师补充:的确是这样,以现在的航天飞机的速度2000千米/每小时,四十亿范围内的星球,需要飞20万年!
茫茫宇宙,星河灿烂,只有地球才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教师板书:只有一个
四、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我们要保护地球
出示宇航员的句子:
指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我们该怎样保护地球呢?——指名读
结合实际和网站中保护我们的地球,说一说我们在怎样?
学生进入网站浏览——汇报交流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读课题
情境一:当你看到我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大大的,打洗手液时,也不关闭水龙头,你们会怎样对我说?
情境二:煤窑问题——生读课题
同学们,你能明白《时代周刊》为什么将地球作为98年的新闻人物了吧?人们开始关注地球,开始觉醒。
1.可持续生活(中小学课外环保双语读物)/《危险中的地球》
2.《地球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