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章法奇美。这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课文。况且这篇古文从文字上看,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但从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丰富、玄妙,语言凝练优美,章法匠心独具,因此,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读出其中的节奏和韵味;如何融入故事情境,感受伯牙和子期千古传奇的“知音”情,无疑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感悟“知音”文化。
一、我会比较
通过预习,我能发现古文和现代文之间的不同是:( )
二、我会读
(一)读读课题,把“绝弦”两个字读准。(júe xián)
(二)我能按下面的节奏把文言文读熟,并读出感情。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我会理解
1、通过看注释,我能知道以下词语的意思:
绝: 鼓:
哉: 兮:
志在高山:
峨峨: 洋洋: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课外资料,我能知道以下带点字或词语的意思,并能条理清晰地说出每一句话的意思。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 善:
句子意思: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
善: 善:
全句意思: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 必得之:
句子意思: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子意思:
四、我能积累。
1、我知道形容知音之间心灵默契的成语:
2、我知道形容心情悲痛的成语:
五、我会模仿
我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
伯牙鼓琴,志在徐徐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绵绵细雨,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看表情,猜成语 游戏规则:仔细观察卡通人物的表情,猜一个成语,猜中藏有金蛋中的成语者为胜。
一、齐读课题
二、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导入新课
1、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古文《杨氏之子》,通过学习,你发现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2、师过渡:那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还是让我们先来听一听现代版的《伯牙绝弦》的故事后再说吧。
3、课件播放伯牙绝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他琴艺高超,但却一直没遇到一个真正懂得欣赏他琴声的知音。有一年中秋,伯牙出使楚国。途径汉阳江口时,他琴思汹涌,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钟子期。钟子期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更不住地赞叹:“妙,妙,真是太妙了!”就这样,两人相见恨晚,并约定来年的中秋再相会。但第二年子期却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将自己心爱的琴砸碎了。从此,不再弹琴了。
4、师过渡:这样的故事,古文又是怎样写的呢?(出示古文)
5、师小结:是的,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韵律,虽短小精炼,但却意义深远。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徜徉在伯牙绝弦的故事中,去一探古文的究竟。
三、了解学习方法
1、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古文的方法——“读”
借拼音,读准字,凭注释,读通文
知文意,显节奏,解其情,韵味长
2、齐读方法。
四、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导学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导学提示: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课文读通。
2、检查读书情况
(1)齐读“善哉、峨峨兮”这两个词。
(2)指导学生理解“哉”和“兮”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师:这两个词都是表示赞叹的语气词,在古文中经常用到,它相当于现代文中的“啊”。形容一个人很美,我们可以说(生答)——美哉,形容一个方法很巧妙, 我们可以说(生答)——妙哉!你们真是——棒哉!
(3)指导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4)让学生把这两个词放进整个句子中再读一读。(齐读)
五、理解词语,疏通文意
1、出示导学提示和标有带点字的全文。
导学提示: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先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2、两人小组合作交流。
3、反馈:分别出示三组词语,师生理解交流带点字和句子的意思。
第一组: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第二组: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第三组:
伯牙谓世再无音,乃破琴绝,终生不复鼓。
4、出示已划分节奏的课文,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师生配乐合作着读、齐读)。
六、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一)感悟伯牙觅得知音之欣喜
1、过渡
师: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厚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指导感情朗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指名读、齐读)
3、指导感情朗读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生答)
师:这里的流水指的是——长江黄河。谁能把长江黄河的气势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4、欣赏泰山、黄河的图片,感受黄河泰山磅礴的气势,再次齐读这两句话。
5、感悟伯牙和子期一唱一和、心灵相通的知音情谊。
(1)师生分别扮演伯牙和子期,合作演绎伯牙和子期一唱一和的情景。
过渡:那么,除了这峨峨泰山和洋洋江河外,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真的都能从他的琴声中听出来吗?
音乐起,扮演伯牙的老师做出弹琴的姿势,并按顺序分别说出“我志在徐徐春风”“我志在皎皎明月”“我志在茫茫沧海”等与课文句式相似的句子,让扮演子期的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来赞一赞,借此进行句式训练。
(2) 感悟伯牙和子期心灵相通的知音情谊。
师:无论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伯牙和子期,一个所念,一个必得,这是何等的默契啊! 谁能用一个你积累的成语来形容他们的这种默契?(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心灵相通等。)
师:这种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朋友,我们把他叫做——知音。对于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生答(板书:知音)。
(3)小练笔,体会伯牙幸遇知音的欣喜。
师:茫茫人海,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懂得自己心声的人,伯牙该是何等的欣喜若狂啊!假如你是伯牙,有幸遇到子期这样的知音,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同学们,拿起你的笔,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吧!
小练笔: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
师生交流小练笔。
6、师小结:人生中能遇到这样的知己,夫复何求呢?这正如鲁迅所说——(幻灯出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齐读。
(二)感悟伯牙痛失知音之决绝
1、理解伯牙的悲痛心情,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1)过渡:有道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第二年的中秋,兴奋赴约的伯牙,看到的却不是日思夜想的子期,而是一抔无情的黄土和一块冰冷的墓碑。
(悲伤的音乐起)
(2)如果你是伯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回答)
(3)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句。(指名读、齐读)
(4)师伴着悲伤的音乐引读。
师:子期,你听见了吗?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能得。(全班接读最后一句)
师:子期,你听见了吗?如今你一走,琴随你去,心随你碎!(全班接读最后一句)
2、课件出示短歌、师生伴乐朗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小结
课件出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深情读这句话。
师:这真是“千古知音最难觅”,道是“无琴”却“有情”。 (板书“无琴” “有情”)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师手指课题,让学生齐读。)
七、总结
(出示两句名言: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用手指着名言深情总结)同学们,这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短短的77个字,令我们对伯牙和子期充满了崇高的敬意。下面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带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将这个故事再一次传诵吧。(师生肃立伴乐背诵全文)
八、作业布置
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学习《智者疑邻》和《师旷论学》两篇古文。
【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知 音
无琴 有情
1、仿照课文的句式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
伯牙鼓琴,志在徐徐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绵绵细雨,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2、小练笔:
如果你是伯牙,有幸遇到子期这样的朋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请拿起你的笔写写吧!
伯牙得遇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
温馨提示:只写一两句话即可。可以用现代文写,也可以用古文写。如果能用古文写,那说明你的古文功底很深厚哦!赶快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