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了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感悟两者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爱护动物的无私品质。
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一)复习导入 直入主题。
1、师:我们人类的情感丰富。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发生在昆明翠湖湖畔的一个真实故事,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和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2、上节课我们为课文划分了段落,回忆课文分为哪两个部分来叙述的?
【设计意图:】通过导语,直入主题;回顾旧知,明确两幅画面的基本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整体感知 呈现画面。
师:两个部分,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面。浏览你画出的重点语句,你最感到惊奇的地方出现在哪个部分?
【设计意图:】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从海鸥深情送别老人难舍难分这个最意想不到的画面导入,围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这个最集中的问题顺学而导。
(三)品读词句 感受深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17自然段,在这部分中究竟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表现出海鸥与老人的难舍难分。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横线勾划出来。想一想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想法?
分析画面,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你是通过那些词句感受到的?
预设二: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请结合词句具体谈一谈。
预设三:过了一会儿,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此情此景,让你想到什么?
预设四: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离我们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在这段话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扑”,换成扇行不行?
我们找一名同学把扑换成扇读一读。生读。
师:“扑”字好在哪里?(表现了一种力量,突出了难舍难分的情感;害怕旁人伤害老人,在竭尽全力保护老人,不让别人伤害自己的亲人!)
师:现在,陪伴在翠湖湖畔的,只有老人的这张照片了。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到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发生了。我请你读这句话。
生: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看到这一幕,我们惊呆了,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指名读这句话
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师: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日的儿女们。指名读这句话
生: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竞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一起读——
生: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离我们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2、教师集疑:海鸥们种种表现汇成了与老人难舍难分的感人画面,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惊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老人生前看一看。读课文1——13自然段,留意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画出重点词句,批注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从后至前由果及因的逆序切入,使学生一下抓住海鸥对老人的难以割舍,从而引出老人对海鸥的感人细节,有目地的朗读与阅读使学生感悟深,课堂实效性更强,效果更突出。
3、组织全班汇报,采用大板块、开放式设计,随学生发言点拨品读重点词语和句子。
预设一
引导抓住三个“褪色”、“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等词语感悟生活简朴、节衣缩食的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老师适时补充资料一:
看一看 算一算 想一想
月工资:308元
消 费: 香烟 0.2元/盒
饼干4.5元/公斤(喂海鸥的)
【注:一次买几公斤】
现 象:每天步行20余里给海鸥送餐
去世后,家里最值钱的是几个鸡蛋
学生谈感受。
预设二
通过生生互动,重点关注老人熟练的动作、生动的眼神、企盼的目光。
(1)抓住“很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呼唤”等词感悟老人喂食海鸥动作的熟练。
(2)抓住“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体会老人对海鸥默契、亲密的呼唤。
(3)抓住“生动”“啧啧”“企盼”等词语感受老人对海鸥由衷的、深沉的甚至于痴迷的爱!
师适时补充介绍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厮守着海鸥、陪伴着海鸥,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向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守护着这群小精灵不受路人的伤害。
资料二:纪录片节选
在喂食海鸥的过程中,细心的老人还发现:被不干净的水浸泡过的食物,容易引起海鸥的肠胃病。又会污染水源。因此老人改变为海鸥的方法,后来人们纷纷效仿……这种方法成为昆明人标准的喂海鸥的方式。
1995年,当这群西伯利亚的白色精灵飞临昆明的第十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海鸥老人病逝了。在他身后,老人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几个鸡蛋,老人舍不得吃,准备蒸鸡蛋馍喂海鸥的。
师:这一幕幕的温馨的情景在我们眼前交错,最后交汇成一篇音画交融的优美乐章
(出示投影)
老师配乐朗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引导学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望着眼前觅食的海鸥,我们仿佛又看见了身穿褪色布衣,肩背褪色布包,手提褪色的大塑料袋,步行二十余里给海鸥送餐的海鸥老人,看: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望着扇动着相同的白色翅膀从水面掠过的鸥群,我们仿佛又听见了那亲昵得变了调的声声呼唤,在这声声呼唤中,只见: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听着最重情义的海鸥故事,在吉祥鸟、幸福鸟以及“白鸥飞处带诗来”的娓娓讲述中,面对为我们带来福气的海鸥: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老人的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期盼着与海鸥永远像亲人一样相依相随。一首人鸥和谐的乐曲永远回响在我们耳边: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开放板块的设计,使学生主动发现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关照及像对待儿女一样的各个细节。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充分体会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对海鸥无私的、深厚的爱。
(四)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师:我们通过老人熟练的动作、亲昵的话语、生动的眼神、企盼的目光,和作者一起读懂了老人的心。十多个冬天,上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伴相依。在老人心目中,海鸥就像是他的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老人与海鸥,他们就是亲人。
有人曾为这个故事谱写一副对联:
上联: 人爱鸟如(子)无(怨)无(悔)
下联: 鸟恋人似(父)有(情)有(义)
大家说,横批应该是什么(人鸟一家亲)
【设计意图:】老师的深情讲述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使学生从理性到情感得到双重的升华。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充分阅读、体会,老师的资料补充,使学生能更近距离地贴近文本,切身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表露真情。
(五)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句子抄写下来。
2.写一写读这个故事的感受,与作者交流。
邓启耀博客:http://dengqiyao.bls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