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老人海鸥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3、通过快速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画面和提出问题等方法理解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的深厚感情。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对于海鸥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群鸥翻飞的情景同学们却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方式来体会。一些学生有养过小动物的经历,能够联系生活的体验初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文章想画面”等阅读方法学生从中年级就开始训练,到六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具体、写真实的”还需要在本课中得到落实并训练。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等方法理解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谊。并能通过读、说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对海鸥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1、课件出示图片,介绍红嘴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海鸥的感人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字词检查,结合学情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1.查读生字,订正字音。
2.听写词语。
重点指导“塑”或“抑”的书写。
(二)初读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教师结合回答板书。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个词?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一句话。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这份令人意想不到的浓浓深情。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主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13自然段,画出表现老人像亲人一样爱着海鸥的相关语句,仔细体会感悟,并批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合作学习:自学完后和组中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补充、纠正或质疑。
2.学生自学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
预设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伴。”
1.抓住三个“褪色”“过时”品读一个勤俭的、爱海鸥的老人形象,感受外貌描写的好处。
2.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理解十多年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
3. 课件介绍老人的资料,进一步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4、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和作者对老人的敬佩。
过渡:同学们,老人那过时的布衣褪色了,肩头的蓝布包褪色了,连平时装鸟食的塑料袋也褪色了,而老人对海鸥的爱却永不褪色。
齐读13自然段。
预设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引导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的细节描写,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爱护,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传神。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老人与海鸥和谐默契相处的画面。
3. 教师引读,体会老人喂海鸥的细心,与海鸥的和谐默契。
过渡:多么和谐的画面呀,不论是快还是慢,他们总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这都是因为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预设三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亲昵”,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就像“亲人”一样。
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亲昵的语气。感受在成千上万只海鸥中,老人居然能准确地“认出它们”,令人“意想不到”。
这是只有亲人才有的感情啊!
预设四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看他那小模样!啧啧……”
1.从“生动”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2. 从语言描写理解老人在谈海鸥时的幸福,对海鸥的牵挂。
3.老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海鸥,牵挂着海鸥,与海鸥相依相伴。
齐读13自然段
1、教师小结,请同学们说说各自的学习感受。
2、十几年来,老人就这样像亲人一样无私的爱着海鸥,这份爱不仅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昆明,也感动了这群海鸥们。这就是人与动物之间那令人震撼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