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3、理解宇航员额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通过概括段意的方法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地球的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保护地球,我们还知道作者有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上节课我们跟随宇航员感受了地球的美丽、渺小。接下来我们去了解地球的资源。
1、提到资源,你想说什么?为什么说资源有限?指名说。
2、出示资料: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明白了资源的有限,而且这些资源正在一天天递减,本来可以再生的,为什么减少得这么快?(指名说)现在我们的资源还可以再生吗?谁来把这两句话读读。
3、出示语段: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⑴、 理解“本来”,谁来区分一下这两句话,“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本来”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去掉行不行?不行,像这样的说明文用词要注意:准确(板书)这样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齐读句子
⑵、(师):为什么这些资源不可以再生了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什么叫“随意毁坏”?什么叫“不顾后果”?指名说。(师):多么愚蠢的行为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师):老师这有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①、乱砍滥伐令人触目惊心②、最后一株树与悲哀的老人③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夺走了原本清新的空气。这就是随意毁坏。像人们这有随意毁坏的事还有哪些?(指名说:随意排放污水、白色垃圾、战争)这些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③、出示幻灯片:师介绍(沙漠化、洪水冲毁房子、河流污染)这就是一系列生态灾难,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灾难?(沙尘暴、台风、泥石流、地震)指名说。师: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导致资源不能再生。读到这里,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你愿意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⑶师:当我们的宇航员环游太空目睹这一切时,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啊?谁来读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说。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的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说地球太容易破碎是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容易破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让我们带着宇航员的感叹,再来读读句子!
1、、(师):地球多容易破碎呀!地球上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的!于是有人提出了设想,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提出了什么设想?指名说。2、(师):人们的设想行得通吗?为什么?指名说。(师):40万亿,作者列数字说明,40万亿是怎样的概念,40万亿是科学家证明这样的范围,40万亿,我们坐飞机要600万年才能到,600万年你去得了吗?去不了。
3、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4、(师):去掉“至少“有什么区别?指名说。去掉“至少”意思是说40万亿范围内没有,40万亿以外,可能有。用上“至少”强调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公里以外的情况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5、科学家还提出了许多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行吗?谁来给大家说说火星或月球的情况?指名说。遥远的日子,未来怎样谁也说不清。
四、保护地球。
1、(师):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师):这不仅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每个人的心声,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齐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可以对地球说,可以对人类说,也可以对自己说。动笔写在最后一段后面,谁来把你的心声告诉大家!
2、(师):同学们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地球!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全文。
3、读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这节课了,但是她带给我们沉重的思考:地球只有一个,她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1、同桌讨论,撰写一则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全班交流。
2、办一张环保手抄报
3、写一篇课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