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中心句,齐读两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了哪几件事?课件出示: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1.各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自由读,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重点词句,结合上下文或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提示:边读边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在旁边写体会,与小组成员交流。)
2.各小组交流展示。
预设:
学习谈《水浒传》部分
学生汇报。(语言动作:关心爱护青少年。慈爱、宽厚。)
出示句子,品读理解重点句: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男同学读句子。
师:伯父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伯父表面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作者听了伯父的话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小结: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读书──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怎么做?
生齐读: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可见鲁迅有什么性格特点?(风趣幽默)个人展示读。
3.大家默读这部分内容,看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书要认真。)
师:鲁迅先生不仅用幽默委婉的语言教育批评我要认真读书,而且还送给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他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他真是──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孩子们想得多啊!
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1.学生汇报。(通过对鲁迅的什么描写体现了什么品质?)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伯父又--------也给了他。”(动作描写----关心同情劳动人民)
“这时候……一口气。”(神态描写----痛恨旧社会)
2.品读动作描写。出示画面句子: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请从文段中找出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词,通过读来感受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怀的深厚感情。个人展示读,评价。小组齐读。
3.品读神态描写。
师:动作描写可见鲁迅先生关心同情劳动人民。但伯父在救助车夫以后并没感到轻松,脸上反而变得严肃了,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这时候……一口气。”
默读课文“救助车夫”这件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自主展示。
(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让人民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可见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个人展示读,评价;小组读。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1. 女佣的回忆这件事主要写什么?你从中有什么体会?
2.生汇报。(语言----关心穷苦人)
出示句子:“周先生……不叫我干重活儿。”
女同学读女佣阿三的话,大家看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小结:从女佣的话可见鲁迅先生真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啊!
过渡:以上三件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文中还有一个事表面上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认真品味,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四)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学生汇报。(幽默语言:抨击旧社会、顽强乐观)
2. 出示句子,突破难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齐读句子,想想鲁迅为什么讲四周围黑洞洞的,容易碰壁呢?
小组结合自己收集到的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交流理解。
预设:(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做介绍。课件出示)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没有自由与幸福的悲惨生活.鲁迅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反动派很害怕,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
3.学生展示汇报:“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
小结:鲁迅这样说就是要抨击旧社会的黑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表达对旧社会的痛恨。可见他很说话幽默风趣。
4.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这件事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有联系吗?
(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是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处处碰壁,但他却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怕“碰壁”,顽强斗争。)
7. 这部分写鲁迅的语言也很幽默风趣。大家能读好吗?
各小组自由朗读。小组自主上台展示读,评读。师生合作读。
1.小结:以上四件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是因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2.课文开头与后面四件事是什么关系?(果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预设: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鲁迅先生之所以深受别人的尊重是因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2. 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写人要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3.我知道了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来揣摩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学会要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品质特点。
小结。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好词。
2.抄写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句子,并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