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生字、读对读通课文,规范美观的书写“蔼”等字。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地球的可爱和脆弱,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领悟说明方法。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形象性,融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思想。
课前,让学生了解关于地球与生态的知识,课上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艺性说明文学生已经接触过,本文是较典型的一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他的特点,学习说明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师导入,学生读单元导语,勾画学习任务
2.师生共同梳理,明确任务
(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带着这些任务,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
2.课题,怎么读,为什么?
3.就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
5.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纠正读音
薄雾 扁舟
6.交流,梳理内容,相机板书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7.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结合板书,引导概括课文大意
小结: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完成第一个任务!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从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把相关句子画下来
2.交流
A.感悟地球的可爱
(1)指名读
可爱:说说你的理解
读了这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出示辞典解释,与原文比较,你更喜欢哪段描写?
小结:比喻、拟人的手法让原本生硬的介绍,充满生趣,这就本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这样的说明文,我们称为文艺性说明文。
B.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3)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C.感悟地球的脆弱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指导朗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有人提出,地球那么容易破碎,碎就碎呗,我们可以移居到其他月球去啊!这个假设可行吗?
3、说话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最大的麻木在于不知道地球的脆弱,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我们能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呢?
1、师配乐朗读《田野的哭声》,生边听边感受
2、推荐阅读有关地球的散文、诗歌等
13.只有一个地球 ——文艺性说明文
学习任务 美丽壮观 表达生动
概括主要内容 渺 小 用词严谨
联系实际思考 资源有限
积极行动起来 无法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