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学习目标:继续学习阅读较长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1、(品细节)感受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悟情怀)感受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于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上节课运用“紧扣题眼,抓事件”的方法,我们提炼了文中的四个主要情节,并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紧扣题眼,从细节入手品读这篇感人的文学作品,一起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
三、自学提示:
1、在书上勾画各部分中紧扣题眼,最能体现嘎羧不是一头普通大象,而是一头战象,以及它作为一头战象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标出所勾画句子中的关键词,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
合作探究: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自学成果。
四、品读重点语句
1、来看“英雄垂暮”部分
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这是抓住了战象的哪方面进行描写?
通过细细品读战象的这些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除了这些动词,哪些词语也能体现出战象的英勇。
你能通过这些词语读出战象的英勇吗?
2、下面就来说一说“重披象鞍”这部分内容,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
品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句。
体会“呼呼吹去”“久久摩挲”“泪光闪闪”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
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呀,默读第9自然段。
老朋友就在眼前,根据嘎羧的动作神态,展开想象,我们似乎就能走进它的心里,此时的它可能在想……
师:是呀,它在追忆当年的战场,追忆它的战友,追忆那金戈铁马的光辉岁月。
师生配合朗读。
3、看来26年间,嘎羧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如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那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让我们跟随战象的脚步来到当年浴血搏杀的战场,在“凭吊战场”这一部分,哪儿又让你感动呢?请同学来读一读。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这段话一共三句,我们来逐句品读。
(1)“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在“久久凝望”的眼神里,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答,读文。
指导方法:找到重点句后,抓住关键词,展开丰富的联想,就能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就能悟出其中蕴藏的情感。
运用这种方法,继续学文。
(2)“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理解体会“亲了又亲”
体会破折号的用法。体会嘎羧的语言,想像这吼声可能它在对谁在说什么。生答。
练习朗读。
(3)“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此时的它不再是前两天拒绝进食、连睁开眼睛都很艰难的老象吗?此时的它是一头什么样的象?生答并朗读。
齐读体会句子。
4、品读“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嘎羧为什么能如此安详坦然地面对死亡,在他“睁着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里,我们又能读出它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五、串连板书,以诗概文。
六、伴着音乐再次回顾感人的文字。
七、总结
嘎羧逝去了,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感慨,我们感慨于他的忠诚善良,更感慨于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展示出来的动物身上那动人丰富的情感。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沈石溪还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希望今天这堂课是一个引子,能够引导大家运用我们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去品读更多的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
板书设计:
动作
品细节
悟情怀 神态
语言
英雄垂暮 难舍战象英勇本色
重披象鞍 追忆当年金戈铁马
凭吊战场 不忘战友悲壮情怀
庄严归去 善良忠诚英灵永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