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怀念母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读8个生字,指导书写“朦”、“凄”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真切的怀念之情。
3、能领悟作者借助生活体验表达情感的写法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以“热爱祖国“为专题,季羡林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他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六年级的学生对母亲的爱都自己独特的感受,但这篇文章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所以要补充一些资料,帮助他们理解。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真切的怀念之情。
2、领悟作者借助生活体验表达情感的写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自己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吗?它的作者是?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季老先生的散文,题目叫——《怀念母亲》,(读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母亲仅仅指的是他的生母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段1)(板书:生母、祖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怀念之情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词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谁来读一读。知道什么叫“弃养”吗?(指答)(父母死亡的婉转说法)
3、指导书写:
你们看这两组词语,他们的部首都是一样的,朦胧、凄凉
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个月字旁,右边的蒙字注意不要少写一横。我们可以说“月色朦胧”。凄凉的凄部首是两点水,注意右边妻的竖不要出尾。
请大家在书本上写一写这两个字。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这一个个词语蕴含着作者的一份份情感,最深的情感在文段中。
三、抓住重点句,理解“亲生母亲”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想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用横线划出来,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指说)
句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吃和睡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可是,一想到从此见不到母亲了,得不到她的爱抚了,心里就痛,泪流不止,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这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都是源于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请你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指说)
句二: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恨可以组什么词?(指答)这里的恨是什么呢?(悔恨),他悔恨什么?
句三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让作者悔恨的是?(是啊,他悔恨自己呆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太短了)
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外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让作者悔恨的是?(他悔恨母亲过世太早,自己没来得及尽孝。)
是啊,子欲养而亲不在,这让孝顺的作者心中留下了终天之恨。一想起母亲,就------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这种悔恨之痛吧,老师读红色字体部分,大家读蓝色字体部分。
2、这种对生母的悔恨与怀念之情也在作者的日记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请同学们默读11月18日的日记,体会一下这种情感。作者从房东太太想到了自己的生母,其实,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德国的母亲是这样的,季羡林先生的母亲是这样的,大家的母亲也是这样的,这种情感就是作者借助自己的生活的经验体现出来。(板书:日记 生活经验)
四、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生母弃养,作者留下终天之恨, 24岁那年,他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出示)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的只有生母吗?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流露在他的日记之中,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他的日记,(出示日记1)
1、这里你哪些地方没有读懂的?(指答)
预设:为什么凄凉了还甜蜜
请同学们关注文字,你发现了什么?(周围很安静,作者的心却是活动的)
他的心会到哪儿,你的心会看到什么呢?(指名生答)
一想到这些,他就会为自己独在异国他乡而感到心里酸酸的,凄凉的。
(读出这种感受来)
但为什么又觉得甜蜜呢?(文中有个细节,可能对理解有帮助。你发现了吗?
(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他可能是回忆起……可能是……
作者在《寻梦》这篇文章中写到,(出示)
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着苇坑走去,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又白又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季羡林《寻梦》
正是这些快乐的回忆使他有了一份寄托。凄凉因故乡,甜蜜也因故乡,这情感浓浓地-----糊在心头,(糊在这里读hu,指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浓浓的糊在作者心头的是什么?(对故乡的怀念)如果把糊换成贴、粘这些词,好不好?(指答)因为糊字更能体现作者内心浓厚的怀念之情。
千言万语,化作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土的无尽思念,对故国的无尽思念。这情感是如此的真切。板书:真切 (请大家深情地齐读这几句话)
五、总结
1、其实,无论对生母还是祖国,(指板书)作者都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板书:敬意、爱慕)请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和它首尾呼应的(最后一段),请齐读这一段。
2、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时候,借助生活体验来表达情感,使感情更加真挚。下一节课里,我们再和作者一起,在梦中品味这真挚的情感吧,下课。
六、作业
1、阅读季羡林先的的《赋得永久的悔》、《寻梦》
七、板书:
怀念母亲
生母 祖国 日记
真切
敬意 爱慕 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