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月光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本班学生在四年级时,整体基础较好,特别语文成绩较突出,我所任教的语文、数学学科,成绩还比较平衡,但拔尖的学生不多,几乎没有。
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1、看拼音把词语写正确,相信你是最棒的!
Lái yīn hé là zhǔ mò shēng máng gū niáng
( ) ( ) ( ) ( )
q ín jiàn Wēi bō lín lín jì lù
( ) ( ) ( )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茵( ) 激 ( ) 腊( ) 粼( )
菌( ) 缴( ) 蜡( ) 鳞( )
微( ) 谱( ) 盲( ) 霎( )
徽( ) 普( ) 育( ) 霞( )
瞎( ) 恬( ) 键( ) 烛( )
割( ) 括( ) 健( ) 蚀( )
3、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月光曲》是谁谱写的?
1、贝多芬用他的音符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是哪个自然段? 边读边想,眼前出现了几幅画面?谁能用两个词语来描写这三幅画面?
2、贝多芬的灵感是因那柔和的月亮,还是那汹涌的波涛,还是因什么而生的?是谁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妹俩?
3、“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妹妹是随便说说罢了吗?
4、如果你走在莱茵河边听到兄妹俩的对话,你会怎么做?
《月光曲》可能给兄妹俩带来怎样的反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shà chà]时间[洒 、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突然],海面上[刮、乱]起了大风,卷[juǎn 、juàn ]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地、的]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像],月亮照耀下的( )的大海。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2、选择“[ ]”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画上“√”
3、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缩句: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听着贝多芬的乐曲,皮鞋匠联想到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6、文段中表现音乐节奏舒缓的是第( )句;表现音乐增强的是第( )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是第( )句。
7、《月光曲》的意境是借助( )的联想表达出来的。 A、贝多芬 B、皮鞋匠 C、盲姑娘
作业:发挥自己的联想写一段话,要求用上下列词语: 蜡烛、失明、陌生、清幽、陶醉、苏醒、飞奔、霎时间、微波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