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已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本班是农村小学教学班,留守儿童居多,学生的知识结构两极分化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本人采用折中主义,适当的降低课内难度,但又不忘抛砖引玉的对优生进行指导训练。因此,教学新知采用了铺垫,课内没有设置小练笔。
1、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明月 春雨 秋风
白雪 清风 杨柳
1、请学生欣赏乐曲《高山流水》。
2、师:这首曲子名叫《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讲的就是这段友谊。
(出示课题:伯牙绝弦)
1、对于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质疑,师生解答。
2、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呢?
(注:①借助注释理解;‚借助工具书理解;ƒ联系上下文理解。)
3、学生自由朗读古文。
4、指名学生朗读古文。
师生共同评价。
5、出示古文节奏画分,师范读。
学生评议。
6、学生再次齐读。
1、小组合作:古文中每句的意思是什么呢?(注:分配到学习小组,一组一句。)
A、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B、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2、文中哪个句子说明了伯牙与钟子期是知音?
A、指名学生回答。
B、师生辨析。
3、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A、指名学生回答。
B、教师概括板书:峨峨泰山 洋洋江河
C、师:“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说明他们心意相通,是知音。
1、以上两个词是AABC式的词语,你能完成下面AABC式的词吗?
按AABC式补充下列词语。
( )明月 ( )春雨 ( )秋风 ( )白雪
( )清风 ( )杨柳
2、想象:俞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用以下句式说一说。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1、伯牙弹什么,钟子期为什么都能知道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因为他们是知音。
2、当“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了对子期的思念。
1、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写在语文本上。
2、收集有关知音的故事。明天课上交流。
A、鲍叔牙和管仲。
B、嵇康和阮籍。
任选以上一个故事收集,可以在家中电脑网络上搜索。
伯牙绝弦
俞伯牙 钟子期
知音
峨峨泰山 洋洋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