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唯一的听众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课前让学生自由预习,把我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中老人对我的帮助,感受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谈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听众”是谁?(板书:老妇人)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老教授让“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怎样的飞跃?出示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男女生对比读。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3、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板书: 鼓励 “我” )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啊,正是因为老妇人的鼓励,才让“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文对老妇人形象的刻画主要抓住了哪两方面的描写?(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2、找出老妇人语言描写的句子(随机出现句子)。
男女生分句齐读。
3、合作朗读。
出示问题:(1)老妇人为什么要对“我”说那些话?你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老妇人一步步的鼓励下,“我”的心理和行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4~8段)。
4、小组讨论。
5、集体交流。
(1)老妇人为什么要对“我”说那些话?你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l.明明是我打扰了她,她却说打扰了我,为什么?(消除我紧张羞愧的心理,鼓励我不要放弃)
2.明明是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她却说自己耳朵聋了,为什么?(营造轻松的氛围,鼓励我勇敢地练习,不要在意她在不在场)
3.每天早晨她都要做我的听众,为什么?(鼓励我坚持不懈地练下去)
4.她说:“谢谢你,小伙子,你拉得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她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我的进步,这是对我的肯定,鼓励我继续努力,我的自信又增长了几分。)
5. 她说:“你的琴声能带给我快乐和幸福”,你体会到什么?(鼓励我更加努力,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老妇人的鼓励下,“我”的心理和行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心理变化:找出变化的句子,并用相应的语气读出来。
(板书:沮丧、自信、感激)
行动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
过渡语:老妇人除了用语言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方式给了我信心?(神态)
三、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
①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老妇人的神态?(平静)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神态的句子,读一读。
③每一次老妇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平静地望着我的?她平静的眼神中都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文本解读――“平静地望着我”。
(1)读一读。(分层次配乐读)
(2)学生讨论,再填空――说一说。
1.第一次老妇人是在我( )的情形下平静地望着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年轻人的( )。
2.第二次老妇人是在我( )的情形下平静地望着我,她的眼神中包含着对我( )。
3.第三次老妇人是在我( )的情形下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就像深深的潭水,充满了( )。
(板书:爱护、期待、欣慰)
(3)写一写。
师:老人平静的眼神背后,一定蕴藏着不平静的思绪,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学生先练笔,再交流。
【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老妇人 鼓 励 “我”
爱护→期望→欣慰 沮丧→自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