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面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爱戴。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描写鲁迅外貌的段落,理解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联系读过的文章,归纳一下如何写人物外貌。
重点: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从而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板书课题:19 一面
1、 导入:同学们,看—(手指图)他, ,是一位文坛的巨匠,他被誉为民族的灵魂.一面,仅仅只见了一面,而他的形象却深入人心.
2、学生齐读相关句子(意图:联系旧知,解决文中难读长句)
他,平凡的像一位父亲——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祥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他,是一位顽强的战士——
憎(zēng)恶(wù)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他,普通的只是是侄女心中——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他就是——(鲁迅)
过渡导入:是谁见到鲁迅先生这一面?(预设:阿累.他的身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公交车司机.)
是什么时间见到这一面?(预设:1932年秋,中午,离交接班还有半个钟头)
这时间是约好的吗?哦,是偶然的,
板块二 检查预习, 感知“一面之交”
一、检查预习情况
谈话:看来,大家的预习相当充分,一下子就把握了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尽管《一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生字新词,怎样,考考大家,会吗?
1、认读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学习带“似的”比喻式短语
在这篇课文中,老师还发现了一些像这样带"似的"的比喻式短语,读一读.你们在文中还有发现吗?
3、这就是收获嘛,读一读,把它们积累起来。
一、 品读感悟,直面“瘦得担心”
1、同学们,鲁迅先生留给这普通的公交车司机阿累怎样的印象?这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偶然遇见的人,都浓缩偶然的一面中, 因此,这一面都落笔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上了。
出示学习任务一:细心读课文,用心划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语句。
2、学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阅读。
3、师生交流,课件出示描写外貌的语句
4、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中,鲁迅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瘦)
出示学习任务二:圈、标、注,抓住关键的词语,
自由读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瘦”的特征?
5、交流:a、每个句子几乎都有一个瘦字。
这个句子体现鲁迅的“瘦”吗?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没有瘦字,却如此具体地写出了瘦。
b、“瘦瘦的”叠词写出了瘦。
c、两次重复写到“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
D、直接感叹,两个感叹号,脸瘦,手多瘦啊,写出了鲁迅先生实在太瘦了。
师小结:真好,我们就抓住关键词把这瘦的特征读明白了。(?作者的担心和心疼)读懂瘦字背后的温暖。
6、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自由说)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7、鲁迅用这一生的时光为我们民族做了什么?
补充鲁迅的工作影响
(学生结合资料交流)
8、(补充资料)
让我们看看人们的统计(指名读)
让我们读读鲁迅的名言(男生读 女生读 齐读)
9、你明白他为什么瘦了吗?
(板书 :忧国忧民)
10、总结:咱们正运用了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读懂了阿累这一面见到的鲁迅先生是多么的瘦。(读。。。。瘦得叫人担心)
二、细读感悟,探究“瘦得顽强”
1、接着读这几句。鲁迅还有什么特点?(精神抖擞)
2、这不是矛盾吗?
3、鲁迅先生真的瘦啊!(引用资料)可这么瘦的人,却如此的勤奋。(资料)
这就是事实。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真好,你们读懂了文字背后太多的内容,是啊,正是这(顽强的意志,对国家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恶,对人民的热爱,化作无限的力量)引读——
三 、总结方法,指导写作
这一面,多么偶然,让阿累印象如此深刻,
1、 再细细品味这三次外貌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反馈:哦,在观察顺序上是远到近。
3.追问:再细心品味,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面孔、胡须、)
4.追问:第二次外貌描写和第三次是差不多的,有必要写第三次吗?在细节上你还有什么发现?
这分号,就像一个个画面,就像电影镜头定格的画面,这样的细节描写就叫做特写。
(板书:特写)
总结:平时在写作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极为深刻,意犹未尽。
这一面定格在阿累的眼前,更与心中那崇高伟大的形象重叠在一起,偶然的一面见到了鲁迅先生,更听到了他的话语——他说了几句,分别在哪儿?
1、那一面,听他慈爱的询问(引读——)
2、增加提示语,感受鲁迅的语言
你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关心青年)
此时男生们,你是鲁迅,女生们你们是阿累——
2、 分角色朗读,感受语言带给作者的影响
从这些对话当中,你又能体会阿累的心情吗?
1、过渡: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
2.出示课文句子(齐读)
3、补充介绍阿累
4、拓展说话:
当( ) 的时候,我的眼前会浮现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总结:
“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策作者不断进步。
1、将全文内容化成一首诗,朗读,
2、让我们重温那特写的一幕,看,熟悉的罗中立的《父亲》,让我们练习特写的写法,让画面永恒定格在我们的笔端。
1、阅读关于鲁迅先生的书籍,继续阅读《故乡》。
2、高笔(6句)抄写关于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
3、本周周记内容: 写一个熟悉人的外貌(提示:突出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