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由于学生离鲁迅生活的时代太远,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鲁迅,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所以课前,可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有的材料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一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重点: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一)谈话导入
教师:我们本单元的专题是——“初识鲁迅”(生齐答),关于鲁迅你已经知道了多少?(生交流资料)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周晔,走近亲人眼中的鲁迅,(师板书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老师先检查大家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挨打挨骂 夹出 扎好 绷带 三更半夜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
(2)你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些读音?(强调重点读音)
(3)指读。
2、课件出示生字
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逝 章 咳 嗽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
(2)哪些字的书写要提醒大家注意?(强调重点字形)
(3)重点字形要动笔。
3、交流每一部分的小标题
师:这篇课文结构清晰,作者以空行的形式把课文分为五部分,课前已布置大家了,你分别给每一部分加了什么小标题?
(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追悼鲁迅、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三)整体感知
师:给每一部分加了小标题,课文主要内容就好概括了,谁来说?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意串联法,谁再来说?
(四)、细读感悟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部分,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找出来读出来,
师: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备受爱戴)
师:为什么鲁迅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
(课件出示主线问题)默读课文回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选自已最感兴趣的一件或两件事读读,找出描写鲁迅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画出来,并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做简单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1)谈《水浒传》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伯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解释“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
理解句子:表面上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伯父除了教育我读书要认真外,还做了什么?(送书)
这些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关心”)
师:小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关怀了,伯父去世了,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呢?
课件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齐读
伯父仅仅是在关心我吗?我是什么人的代表?(板书“青少年”)
是的,鲁迅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未来都掌握在青少年手里。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看看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里的一段描写。
课件出示“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笑谈“碰壁”
课件出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你是怎么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参考资料: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板书“痛恨旧社会”)
3、救助车夫
(1)师:他是怎么救助车夫的?(课件出示: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2)在鲁迅救助车夫的一系列动词中,有这样一个动词“半跪”(课件中“半跪”飘红)
师点拨:怎样是半跪?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舒服吗?鲁迅在什么气候下半跪?对谁半跪?跪了多久?这个黄昏,看见车夫受伤的难道就只有爸爸和我吗?
(3)(课件出示文中插图)结合插图,师:鲁迅先生就这样在北风怒号的黄昏,半跪在车夫脚前,小心的夹出碎玻璃片,仔细地清洗,轻轻地擦药,一圈一圈的缠上绷带,跪了好久好久……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同情劳动者”)
(4)感情朗读
(5)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此时鲁迅内心的沉重,所以,当小周晔问他:“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时,他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件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两个“清清楚楚”说明了什么?,猜:伯父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他的手半天没动,他会想些什么?
感情朗读
师:鲁迅先生的表情和动作中,不难看出他对劳动者的同情,他对劳动者越同情,对旧社会就越痛恨,越痛恨就越同情。
4、关心女佣
他又是怎么关心女佣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正如文中最后一段提到的(课件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齐读(师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五)总结升华
(教师指板书)是呀,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痛恨旧社会;作为一个先生,同情劳动者。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因为有了“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因,才有了他备受爱戴的果,(板书“因”“果”)这样备受爱戴的人去世了,人们会怎么做呢?齐读——(课件出示)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
巴金在《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也有这样类似的记载(课件出示: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为我们记下永恒的感动,让我们记住鲁迅,记住这位永远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齐读(课件出示)《有的人》,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