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着怎样的印象?你能用剪短的语句来评价他吗?
生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生2: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鲁迅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后人有还念,更有深深的思考。十三年过去了,诗人臧克家仍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 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
《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1.请同学自由读诗,合作完成下面的思考题:
想一想:1. 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 诗中写了哪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3. 结合你对鲁迅的认识,你觉得诗歌还告 诉我们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
师: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诗歌的内涵,读出我们对鲁迅的怀念。(课件)
师:两个“死”两个“活”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永存
生2:两个死的含义也不一样,前者是告诉我们反动派在人民心目中其实已经死亡,后者是告诉我们鲁迅和像鲁迅一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师: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
生:批判 赞扬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对比)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我们来看看哪些句子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做了完整的回答?
生: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师:你喜欢这样的人吗?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吗?
生朗读
师指导读,要读出蔑视、咒骂、痛恨
齐读 这类人的可悲和可笑
师:在这几行诗中,哪个字集中代表了这类人的形象?板书“骑”
那你就读出来吧!
这些人就是行尸走肉,他们没有了人道,没有了亲情,所以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虽生犹死)
师:人民的朋友呢?鲁迅先生呢?他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
生朗读课件
师:你的朗读中,带着什么感情(歌颂,赞美,敬佩)
师:好!大家一起来,带着歌颂和赞美的情感读吧!
师:这几句诗中,哪个字代表了鲁迅先生的做法和态度?“俯”字
这个字让你想起了鲁迅的哪些事迹?
师:为人民服务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因此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一个词叫(虽死犹生)
师:对于虽死犹生的人,人民爱,这是对比的写法。面对这可亲可敬的鲁迅,面对着这些丑陋卑鄙的反动派,一边是浓浓的爱,一边是深深的恨。同学们分工合作,带上这分明的爱憎来读吧!(男读恨,女读爱)
生:老师我发现第2-5,3-6,4-7小节在内容上有联系,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现在请你选一名同学合作读,你觉得要读出什么?
生:我认为要突出人民的爱和人民的恨
师:说的真好!试一试吧!(生读)
师:对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是无比痛恨,对于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则是无比崇敬和热爱。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让我们来合作一次吧!(师生合作读)
生:老师,我还发现(5、6、7)小节中对比的是不同的结果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生读)
注意 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语气
四、走近鲁迅 对比烘托
师:很好,群众是怎样抬举他的呀!毛主席是这样评价的(课件)毛主席一连用了五个最来赞美鲁迅,说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读到这里,我们会产生感想,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记忆中,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生自由回答
五、讴歌鲁迅 总结升华
师:鲁迅死了,但他的精神必将传遍大江南北,他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学完这首诗,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师:是啊!想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涌现了多少像鲁迅一样的人民,朋友和恩人啊!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堪称一个伟大的民族,“俯”字正式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高度浓缩,也是对你、对我、对所有人做人的永远的启迪!
有的人,这一首诗已经不再是发自臧克家一个人之口,他也是我们的心声了,那就让我酣畅淋漓地吟诵我们的心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