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青山不老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一、导入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课件出示青山绿水图)
你能用一个词概括这里的景色吗?
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它还有这样一面——
课件出示环境恶劣的图片。
学生谈感受。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开始读书)
2.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和句子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略)
3.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的重点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重点词:
(指导名学生说)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奇迹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用“ ”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汇报。
1学生汇报句子,谈体会,课件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同学们,15年在人生这中是长还是短?(长)
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他干了多少事呀?(生读)
3莲花小学的占南面积是78亩,老人种植的树林大约有多少个莲花小学这么大呢?
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板书:奇迹)
同学们,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
2.老人是怎样的环境下创造奇迹的?
(学生汇报)
(出示第二自然段)你从哪感受到环境的恶劣?
(板书:大环境 恶劣)
在这荒无人烟,穷山恶水这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他绿了了——(生读:8条沟……)
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
那么,老人生活的小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汇报,谈体会)
(板书:小环境)
课件出示:一排三间房,就剩老者一人……睡觉
同学们,这位老人已多大年纪了?(81岁)
在你的身边像这样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说)
是呀!在别的老人都在享受着天伦之乐,安度晚年时,他去15年如一日地绿化了——生读(8条沟……)
9这15年他失去了什么?(生答:失去了老伴……)
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生读),他不走,因为——(生读)
(三)解读奇迹
1.同学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1(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3如果没有这片绿树,会怎样?
4那么守住了这片林子,就守住了——(生说)
2.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信念,他才15年如一日地绿化了——(生读)
3.在享福与吃苦中,老人选择了吃苦,他栽树,绿化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住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此时此刻,你的眼里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老人?(伟大……)
是的,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作者梁衡又是如何赞美这位老人的呢?(生说)
(课件出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1这“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什么?实际上指的又是什么?
2老人真的能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吗?
是的,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四、畅谈感想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吗?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我们的护林英雄马永顺。
(请一同学读马永顺事迹)
2.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慈祥的马爷爷说些什么?
(学生说)
是的,老人用善良创造了一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实现了无限的价值。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
(欣赏图片)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人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