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
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3、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1、分析教材: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本课是第5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立足于整体建构的思想,可以从单元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这个单元,有效引领学生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不只有人类,还有奇妙的动物世界,异彩纷呈的植物王国,只有地球上的生命都能和谐相处,我们这个星球才能更加美丽可爱。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本文语言明白晓畅,行文脉络清晰。在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是结合课后思考题,着力体现编者的意图,紧紧围绕二条互为因果的线索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其一是老人爱海鸥的语段,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其二是体会老人去世以后,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2、分析学生:
我班是刚升入五年级的新班,学生和我接触不到两个月,他们天真、幼稚、充满爱心。对事物认知水平偏低。整个班学生语文学习缺少正确阅读方法,语文的朗读和阅读能力不是很强,许多孩子的默读速度很慢,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更是没有,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是急需老师想办法培养的。因此,我教学策略是:
(1)在扣住一个“情”字,在充分进行文本细读的同时,把朗读的训练穿插期间。使情感在朗读中升华,语言在朗读中内化,思考在朗读中明朗。在琅琅的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在情感澎湃中,实现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提升。
(2)注重学法的体现。在前一课时感悟“老人是如何对待海鸥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运用抓住人物的表现中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感悟老人的内心世界。在这课时充分运用这种方法去体会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
动物的高贵品质。
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人 动物师:(老师播放课件⑴:【课题《老人与海鸥》的图片+伤感音乐】)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看什么频道,什么节目?
生:(指两名同学回答。)
师:好,真不错,我想考一考大家,平时大家看电视时注意到每一个台的左上方没有,是什么? 生:台标。
师:你能不能一看到台标就知道它是什么台? 生:能。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出示课件(课前谈话)(2)-----(11):【一组电视台的台标】)
(出示: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
师:(出示到昆明电视台时)这个图案像什么? 生:像海鸥。
师:一只飞翔的海鸥作为昆明电视台的台标,足可见看出海鸥在昆明人的心目中的位置。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发生在昆明翠湖湖畔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感受一下昆明翠湖湖畔的海鸥的生活情景。(老师出示课件(图片欣赏)(12)-----(45):【一组海鸥生活情景图】)
师:同学们,美吗? 生:美。
师;多美啊!这就是美好的生活的展现。好,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课题是———(学生读)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共同书写课题):老人与海鸥)
生(齐读):老人与海鸥。
师:再来一次,相信你们还能读得更好一点,更整齐一点,题目是———(学生读)
生(齐读):老人与海鸥。
师:读了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你能不能针对课题提一两个什么问题?
生:①老人与海鸥有什么关系? 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③一个是人,一个是动物,他们有关系吗? (老师板书: 老人 海鸥
二 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师:提的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课文,来解决这几个问题。昨天大家都预习了吗?
生(齐答):预习了。
师:不错,大家都预习了。预习是高年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么,你能不能尝试着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生: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海鸥与老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海鸥与老人相依相随。老人死了,海鸥对老人依依不舍,一直陪伴在老人的遗像旁,不肯离去。
师:是啊,老人的心里牵挂的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老师出示课件(58):【我会说+音乐】)
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起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说什么?
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你会说一些什么呢?
师:(老师出示课件(59):【一张老人的遗像+音乐】)
(学生面对图片中的老人回答,进行课堂交流。)
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
师:(老师出示课件(人物塑像)(60):【一张老人的雕塑的照片】)同学们,这就是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年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二十多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往往要到中午12点多才到翠湖,喂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3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在工厂打晚饭吃时,顺便捡一些别人丢掉的馒头,晚上回家后把馒头切成碎块,再和着自己给海鸥买来的面粉、白糖、鸡蛋,制作成海鸥食品,第二天又带给海鸥,周而复始。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我们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吧!(师:全体起立,敬礼!请坐下。)
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让我们现在来读一首诗《永远在一起》。(老师出示课件(课后延伸)(61):【《永远在一起》+音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学生齐读诗歌《永远在一起》,同时加以板书:和平共处)
附:诗《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
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
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
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
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您,放心吧!一路走好。
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
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
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师:同学们,我相信,老人与海鸥的生活情景将会永远留在我们大家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是一份真挚的爱。我也相信,面对海鸥,面对老人,大家也会有很多话想说,课后请大家分小组在一起交流交流。
(老师出示课件(62):【我想说+音乐】)
①在生活中你如果喂养了一只小动物,你将会和它怎样相处?
②请大家收集有关人与动物相处的有关故事,课后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师:(老师宣布下课。)(老师出示课件(63):【祝福语+音乐】)
老人与海鸥
老人 —————— 海鸥
和平共处
人 ——————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