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3. 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谊。
4. 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难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3. 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谊。
4. 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三、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揭题导入,读懂题意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2.指人读课题。
[师正音]
(生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整体读文,把握节奏
1.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通读准。
(生自由读)
2.讲解古文朗读的要点,师范读全文。
3.生再次练读。
4.指导学生觉得难读的句子。
5.指生读全文。
(师相机点评)
6.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文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课文虽然没读百遍,但也读了好几遍了,你们读懂了哪些句子?哪些地方还不懂?同桌交流。
2.生汇报不懂的地方,师相机指导:
(1)理解“善”字的不同含义。
(2)指导朗读钟子期对伯牙琴声的赞美。
(3)从“峨峨兮”、“洋洋兮”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中“念”与“必”怎么理解?
(5)伯牙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6)一个用琴声表达心声,一个从对方的琴声中读懂他的心声,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以称之为什么?
(7)想像一下伯牙遇到子期时的心情。
(8)指导朗读前四句。
(9)理解最后一句,感悟伯牙痛失知音之后的悲伤心情。
四、想象练笔,情感升华
同学们,此刻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想赞美他,请把你心中所想写下来。
五、配乐朗读,结束课堂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已经深入每位同学的内心,它将一直温暖并感动着我们。
《伯牙绝弦》只有5句话,7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这篇文章字词易懂,内容浅显,因此我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是本文的重难点。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从题入手,找准方向
上课初始,我从课题入手,先了解学生对“弦”字的掌握情况,在读准课题的基础上,让他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然后介绍伯牙的个人资料,从而引发他们对课题的思考——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复鼓。在课堂的开始,为本堂课的学习和探讨找到了一个方向。
二、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最后一句,指导学生读出伯牙痛失知音后那种寂寞、孤独、绝望的心情。
三、资料补充,感悟情谊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真挚情谊是本文的难点,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泰山、江河的图片,让学生的想象变得具体。从而深切感受伯牙与子期的那份心意想通、心有灵犀。再通过轻巧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他们感悟知音相聚时的那份欢快与美妙。通过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写下的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痛失知音之后悲痛欲绝的心情,让学生明白伯牙绝弦壮举之原因。
四、课堂练笔,丰富情感
教学快结束时,我让学生在感受伯牙痛失知音的基础上,想象练笔。想象当时面对痛苦而绝望的伯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想与写、写与说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伯牙与子期那份深厚情谊,又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交给他们学习古文的方法。因此,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孩子们朗读古文的方法:古文朗读一定要放慢速度,注意把握好节奏,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有时我们可以用手打节奏,以此控制朗读的速度。理解古文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下边的注释,可以借助工具书,可以用现代词汇去代替古文词汇等多种方法进行理解。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步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并渐渐爱上中国的古文化。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比如老师讲的有点过多,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等,我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为丰富,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