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面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言行的描述,了解他献身革命、关心、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的品质,以及鲁迅精神对当时青年的巨大鼓舞。
2.学习观察人物的一些方法,了解如何随着观察条件的变化,粗细得体,详略得当地描写。
3.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4.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感情色情。
5.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的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及意义,掌握文章结构,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2.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三写鲁迅肖像,反映的人物精神。
3.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解释。
1.播放ppt首页,让学生在还没看课本的前提下猜图片上的地点和人物,板书课题,让学生打开课本88页读文章前半部分,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2. 学生汇报。
3.师生总结:
《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 。作者阿累当时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 一个普通的汽车售 票员,他回忆了 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一面"的 印象,勾画出鲁迅先生的形象,从而 写出了"一面"的力量和意义。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的祟高精神,揭示了鲁迅是水远和劳动大众站在一 起的这一深刻主题。
一、学生分小组阅读,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教师出示个别难理解字词讲解。 dì jiào hè rán ào huǐ mǎng zhuàng
地 窖 赫 然 懊 悔 莽 撞
二、复读课文,根据段意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一面"的印象。
第二部分:"一面"的力量。
三、课文分析
请学生齐读全文,了解‘一面’的过程
1. 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2. PPT出示三处外貌描写,请同学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播放ppt,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
相同点:都抓住了鲁迅先生瘦的特点;
异同点:由于作者和鲁迅先生的距离变化,外貌描写一次比一次生动形象
3. 找找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写了鲁迅的瘦。
全班分男女生两组,快读课文,看哪个组找的又快又对。
继续播放ppt,师生共同总结。
4. 总结鲁迅外貌的三个特征
5. 请个别同学谈谈这样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大家今后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清楚了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6. 当作者认出是鲁迅时他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和神态,说明了什么。
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倒数第二段,其他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7. 请全体同学起立朗读最后一个段落,读后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四.总结全文
请同学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用文章中的词语词语造句
复述课文
1. 同桌默写词语。
2. 背诵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
3. 小练笔: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