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穷人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桑娜夫妻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去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学生通过朗读,一般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人物品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进一步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由于《穷人》是篇外国小说,它把情况介绍穿插在故事叙述中,学生不易于整体把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
1.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2.学习抓人物、心理、环境描写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师: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大家齐读课题-------穷人。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生1:本文的作者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生2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不错,下面我们来检测
1.课件出示生字词
(1) 搁板 填饱 抱怨 裹住 掀起 魁梧 淋湿 撕破 倒霉 忧虑
生自由汇报(自由读,其他同学正音,说一说哪个字难写,如何教大家记住它。师范写,生仿写)
听写
搁板 抱怨 裹住 倒霉 魁梧 忧虑
2.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事。(找2---3名学生自由概括)
师过渡: 收养两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渔夫和桑娜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收养了这两个孩子,他们的家境到底怎样呢?
出示自学指导1
默读课文1---8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并做批注,再小组互相说一说桑娜是怎样的人?
时间 5分钟
生::我觉得他们家非常穷。我是从这儿体会到的,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真饱肚子。”因为钟已经敲了十下,十一下,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说明夜已经很深了,可渔夫打鱼还没有回来,但是为了生活,又必须这么做。说明他们家很穷
师: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生:觉得他们可怜,很同情他们。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同情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生读,师评价:从你的同情的语气里我感受到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师:把你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继续汇报
我认为他们很勤劳,(师板书:勤劳)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海上正起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这里的“干干净净”、“闪闪发亮”、“白色”几个词语充分体现了桑娜是勤劳的。
师:是啊,桑娜的家境虽然贫困,但是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温暖而舒适,可见桑娜是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起去感受桑拿的勤劳
生:齐读
学生继续汇报
生:桑娜是一个善良的人。(师板书:善良)虽然他的家境很穷,但是她看到邻居西蒙死后仍然决定把他的孩子抱回来。那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回来又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1.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回来-------------
2.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回来----------------
3.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师:朴实善良的桑娜决定把孩子抱回来,那么渔夫回来后他同意这么做吗?他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