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班级共46人,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并且在以往的古文学习中,也常常渗透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探究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来展开学习活动。所以本节我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同学们,喜欢音乐吗,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注意,把你听到的声音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我找同学们来说一说,听到音乐,我仿佛看到了……
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那些美妙的音符,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就因为刚刚这首曲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好朋友钟子期的故事。
出示课题,伯牙绝弦
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生读课文,师巡视,注意读得好的地方和出现的不足。) 指导读音。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下面听老师读一遍,听的时候注意老师读文言文和读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1、 范读课文,学生找特点,(慢、声音高低起伏,停顿多。)
2、 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多人读课文。
现在我们来一起配合音乐读课文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品读感悟
3、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什么意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文章,有些句子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下注释,把句子中的生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第二种方法——猜想法。也就是用现代文的意思来猜想古文的意思。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注释。。
(出示幻灯:注释。)
现在就根据刚才讲到的方法,来自主理解全文的意思吧!
自学后我们就来分组学习,四人一组,用现代文来把课文翻译一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内容,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评论一下,谁说的最通顺。分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了,我来问问同学们。
单句提问,现在我来看一看哪组同学,理解的最准确,说的最好。谁来展现一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个字,但却是一流传了两千年的的经典文章,它给我们提供交朋友的最高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
结合课件引导理解课文的句子意思。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介绍两个人物。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他的技艺如此高超那么平时别人会如何赞美他呢?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那么有这样的朋友,伯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除了这些,伯牙的一琴声中还会有什么呢?
出示句子提示,学生练习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奏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会找出更具体的表达。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注意观察这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AABC式。你能样子再说几个吗?这两个词语还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自然界事物。你能找几个类似的吗?老师举例。指导学生平时多积累词语。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说一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朋友。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再读读这些句子。
学生带着感情读句子。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人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理解。师点拨:伯牙为什么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故事感知。: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
伯牙站在坟前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
出示句子幻灯,读一读。知音已死,没有知音的日子还有欢乐吗?让我们以悲痛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伯牙为什么绝弦呢?原来当初伯牙和种子期相约一年后在江边见面,再弹琴听,可是一年后,当伯牙来到江边,只看到了种子期的坟墓,钟子期死前叫人把自己葬在江边用灵魂赴约,伯牙伤心欲绝,弹奏一曲,声音凄惨悲伤,可是围观的人却拍手叫好。伯牙认为,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就扯断琴弦,发誓终身不在弹琴。
板书: 绝琴弦 谢知音
此时,你能想象伯牙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当场,你会对伯牙说些什么呢? 你认同伯牙的做法吗?
生回答问题,讨论一下。中国历史上交友的故事很多,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知音人,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一首高山流水,表现了出神入化的音乐魅力。一段可歌可泣伯牙绝弦的故事流传千古,他们二人这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友情,真可谓是中华交友的楷模。
板书;中华交友千古楷模
这篇课文所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文明的悠久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真应该熟读背诵下来,下面,就让我们能伴随悠扬的古琴曲,来背诵这篇课文。
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友情,历史上赞颂友谊的名言佳句不计其数,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文章,请你找一些来看一看吧!
伯牙绝弦
文言文
中
俞伯牙 华 钟子期
善 交 善
鼓 友 听
绝琴弦 谢知音
千
古
楷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