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⑶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⑶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这是一个环保话题,六年级的同学对于地球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多,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广泛,更深入的落实自己的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地球。
一、引情入境,乐学新知
1、出示课件:宇宙与地球
师导语: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板书:地球
2、地球,你还想怎么称呼它?
(妈妈,摇篮……)多亲切的称呼啊,让我们向这位母亲问个好。生:地球妈妈,您好!
3、茫茫宇宙中,有几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口号。指导读好课题,读出可贵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既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多频道”运作,形成“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又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加上亲切的招呼问候,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二、检查预习
1、读通顺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 (可爱、易碎……)
课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即宇航员的感叹)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可增强高年级的自学能力。抓住“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作为切入点展开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研读课文,品赏悟情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下自己的疑问。
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
(1)感悟地球美丽。
生深情朗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和蔼可亲。”并理解 为什么把她比作母亲和生命的摇篮?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配上音乐和画面,美美地朗读这段。
(2)感悟地球渺小。
地球除了外表美丽这特点,还有什么特点?生从“一叶扁舟”及具体数字体会地球渺小。相机认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感悟地球无私。
师: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
生品读感受地球的内在美――无私,慷慨。
朗读①“地球,这位……”②“地球是无私的……”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4)感悟地球易碎。
师:地球易碎的原因又在哪呢?
生:先自学自悟,有了感悟和疑问,再到小组里去和小伙伴们交流、探究。
课件展示:课前师和生收集的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资料,了解地球遭受的生态灾难。【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气愤,伤心,可惜)。
(5)看了这些,心理有什么体会?用一个词说说心情。
(6)师:地球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慷慨地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遍体鳞伤了。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句子)
3、同学们,宇宙不是大的很吗?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住啊。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课文中是怎样说的?
(1)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少了“至少”二字。)
再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2)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比较这两个句子,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4、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只能怎么做?(板书:保护地球)
5、小结,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读-品、读-思、读-议、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地球的可爱、易碎,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不同形式的读贯穿始终,是因为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教师通过文本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以读带情,读中生情。在朗朗书声中,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本的思想深邃;能激起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并促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小练笔:读了课文,你想对地球妈妈、对人类或对自己说什么?
2、同学们,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低沉而有力地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读-思-悟”的基础上安排“写”,以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小练笔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五、实践作业:
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动笔写一条环保宣传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办手抄报.
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⑤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保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实践作业实现从课内往课外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
【板书设计】
外表美
可爱
只有一个地球 内在美
易碎 遭受破坏
【教学评价】:《只有一个地球》 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引导学生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这些词中体会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及资料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柔美的音乐声中书写对地球母亲、人类或自己要说的话,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