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金色的脚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记“佣人、柞树、嗥叫、惦记、拽住、黯淡、消瘦、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炸豆腐、哆哆嗦嗦、大摇大摆、无影无踪、踱来踱去”等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感情朗读,质疑问难,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要与动物互
相帮助、互相信任、和谐相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我在课前通过调查以及谈话,发现大多数学生因为之前学过寓言故事《狐狸与乌鸦》《狐假虎威》,从而认为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词,不喜欢狐狸,也很少见过狐狸,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狐狸娇小可爱。学习本文后,要让学生喜欢上狐狸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体会到人与动物也能和谐相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这班学生比较活跃,而且也喜欢这类文章,也学过好几篇类似的课文,比如《小狮子爱尔莎》《灰雀》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曾饲养或观察过小动物,在这一点上,课文与学生还是有一点生活贴近的。但是,要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朗之间的感情,懂得人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却是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可以尝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逐步深入。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要与动物互
相帮助、互相信任、和谐相处。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
难点: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师引入:同学们,大家小时候应该听过有关狐狸的故事吧?狐狸给你什么印象?
生:狡猾
师:你能说出与狐狸有关的成语吗?
生:狐假虎威、狐朋狗友、兔死狐悲、 社鼠城狐、狐疑不决、满腹狐疑……)
师:从这些成语来看,狐狸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有一篇文章却为狐狸平了反——板书: 金色的脚印 作者:椋(liáng)鸠十
师:为什么用“金色”来形容脚印?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呢?先不急着回答。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大家对词语的认读。
师引入:同学们,大家小时候应该听过有关狐狸的故事吧?狐狸给你什么印象?
生:狡猾
师:你能说出与狐狸有关的成语吗?
生:狐假虎威、狐朋狗友、兔死狐悲、 社鼠城狐、狐疑不决、满腹狐疑……)
师:从这些成语来看,狐狸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有一篇文章却为狐狸平了反——板书: 金色的脚印 作者:椋(liáng)鸠十
师:为什么用“金色”来形容脚印?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呢?先不急着回答。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大家对词语的认读。
1、师:作者椋(liáng)鸠十为狐狸平了反,他笔下所描写的狐狸是怎样的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2)正太郞怎样帮助狐狸一家?
(3)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欢或者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师板书:
老狐狸 正太郞
(做的事) (做的事)
小狐狸
指导学生板书:
老狐狸做的事:冒险引狗、咬铁链、喂奶、做窝、咬木桩
正太郞做的事:投送食物、要回、放归树林
2、师:老师想请同学上来,指着板书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3、师板画:根据板书画狐狸脚印形状: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冒险引狗、咬铁链、喂奶、做窝、咬木桩,在这过程中,正太郎也“帮”助了老狐狸,和一波三折地“帮”助小狐狸,为它们投送食物、要回小狐狸、放归树林,最后让狐狸一家得以团聚。
4、师: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开始不敢接近正太郎——敌对仇视,在得到正太郎的帮助后——相互信任(很亲近)
——互相救助。)
1、这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真感人啊! 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最感动或是你最喜欢的?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批注。
2、师:谁先来交流一下,最好按自然段的顺序说。(以下语段理解由学生自主品读、体会)
①第2自然段:这段话中,出现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光秃秃 冷清清 孤零零),从这三个词语你体会到怎样的氛围?
(刻画出孤清、悲伤、让人心生同情的氛围,小狐狸这清脆、悲伤的嗥叫声深深刻在了正太郎的心上,为下文正太郎对狐狸的救助埋下了伏笔。)
②第4自然段:只见……冲着……大摇大摆……
(老狐狸:胆子大、勇敢、聪明,设了“调虎离山”之计“调狗离家”;让我们体会到老狐狸对小狐狸深切浓厚的爱。)
③第6自然段: 它想跟老狐狸走 ……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爱子情深)
④第12自然段: 哈哈!居然敢……栓着的呀!(聪明、勇敢)
⑤第16自然段:(惦记小狐狸)
⑥第17自然段:老狐狸觉察到无论如何也咬不断那铁链,就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绝不是固执至狐,他们聪明,懂得变通)
⑦第18自然段: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他的手。(老狐狸和正太郎越来越亲密了,再不敌对仇视,它们互相信任,是朋友关系。)
⑧第21自然段:他费力的睁开……温暖着他的身体。
师:插问:老狐狸为什么会救护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老狐狸知恩图报、会感恩,救护了正太郎)
(师:老师突然想起《珍珠鸟》文中的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又想起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文中的狐狸是怎样的狐狸呢?(勇敢、聪明、爱子情深、知恩图报)
3、师小结:看来,作者真的为狐狸平反了,动物之间跟人类一样,也有不可割舍的
亲情,它们可爱、聪明、有感情。
4、这个故事也有一个美丽的结局,请齐读文章最后3个自然段。
5、同学们把课文的重点句理解得很好,现在谁能回答刚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师:“金色的”一般形容什么?(“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比如金色的(阳光)、金色的(童年、年华)、金色的(金子),我们还学过《金色的鱼钩》,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那这篇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表面指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其含义是: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合家团聚,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事。它们回归山林的脚印饱含着人类对动物珍爱的情感,也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为题。这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崇高情感的赞美。)
总结: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与动物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
谐相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板书)
1、人与动物就应该这样和谐相处:欣赏配乐课件
2、老师送老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一首小诗(生齐读):
金色的脚印
老狐狸与小狐狸的情
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爱
正太郎与狐狸一家的情
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怀
生命无论是巨大还是微小
只要拥有尊重与信任
只要播撒善的种子
就会凝固成金子的光泽
让世人踏着金色的足迹
创造充满爱的生活
3、推荐阅读:
(1)《狼王梦》《第七条猎狗》(作者:沈石溪)
(2)《老鼠岛的故事》《独耳大鹿》《孤岛野犬》《山大王》(作者:椋鸠十)
课文还有没弄懂的吗?
(选做题): 小练笔。
24* 金色的脚印
作者:椋(liáng)鸠十
老狐狸 正太郞
(做的事) (做的事)
冒险引狗 投送食物
咬铁链 互相帮助 要回
喂奶 互相信任 放归树林
做窝 和谐相处
咬木桩
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