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月光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理解“清幽”的“幽 ”字意思,体会清幽的月光所营造的意境。
(二)智能目标
1.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当贝多芬被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而感动,即兴为她演奏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了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对文中传说故事的内容,孩子们并不难理解。即从文字到内容的理解不会构成认知上的障碍。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文字的鉴赏力还不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领悟到文中语言之美。同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比如穷困,比如爱心,比如对音乐的挚爱,比如同情和怜悯,这些都似乎离他们有些遥远。因此他们很难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不能很深切地体察月光曲里包蕴的情思,感受到乐曲之美。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感悟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听曲谈话,走向人物
听《致爱丽丝》
听曲提问:
学生自由说:简单介绍贝多芬。
教师出示贝多芬的简介及誓言。
齐读贝多芬誓言,进入课题。
板书课题及作者:月光曲 贝多芬
(二)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传说 谱写 蜡烛、琴键 盲姑娘 清清幽
2.学生自由说话:
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
(三)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1.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
2.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起就心动了?(生感情朗读 个别读 齐读)
3.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自由答)
(1) 盲姑娘家境贫寒。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寒?)
(学生找细节说盲姑娘家境贫寒)
(2)盲姑娘热爱音乐。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热爱音乐?)
(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 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板书:触动)
4. 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等。
(感情朗读)
(2)师:盲姑娘这么贫穷,但是这么热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生自由读
2、师提问: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
预设问题三:贝多芬弹一首曲子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
4.梳理问题。
质 疑: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5.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6. 师:知音难求,贝多芬没想到在一所茅屋里能遇到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板书:激动)
(四)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
1. 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2. 重新回到问题:他这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请拿出作业纸,
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吧!
(学生写想法)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学生自由说想法)
4.师小结:
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五、欣赏《月光曲》片段。
(一)师配乐朗诵
(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生听)
(二)师:闭上眼睛,你看到了吗?那对买不起音乐会入场券的穷兄妹站在窗前,那对比任何人都热爱音乐的兄妹俩站在窗前。朗诵(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六、教师总结:
孩子们,真不忍心打扰你们,音乐就是这样拥有无穷的魔力,月光曲很美,可能是皮鞋匠兄妹间的手足情深有一种动人的美,也可能是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有种温暖的美,又或许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知音之情有一种默契的美,最有可能是大家心中挚爱音乐的那份执着的美吧!月光曲它还有种安静的力量,静得能让你触摸到盲姑娘那张恬静的脸庞。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伴着这份美,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节课期待大家的继续分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