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鹿和狼的故事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中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中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1课时
制定学习方案并根据学习方案预习课文。
出示ppt图片
这是一只狼,张着大嘴,露着尖利的牙齿,满眼凶光。结合你读过的有关狼的童话故事及你积累的含有狼的词语说说你对狼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鹿和狼的故事》,相信读文后你会对狼有新的认识。
学习方案
1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文,用一两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难逃厄运、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相悖
4、罗斯福为保护鹿采取了什么措施?造成了什么结果?(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5、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6、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大家根据学习方案进行了课前预习,这节课我们还将根据它认真读文,交流预习中读懂的问题,讨论解决预习中还没弄懂的问题。
(一)检查方案一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指名读文1、7、8段,齐读第9段。
(二)交流学习方案二。
1、齐读学习方案2。
2、浏览课文,指名试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回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首先弄情谁的?什么事?然后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概括。)
4、再交流。
5、板书:保护鹿---消灭狼---鹿死林毁
(三)出示ppt了解西奥多·罗斯福。
读简介,说说罗斯福是个怎样的人?
(四)讨论交流学习方案3、4.
1、自读学习方案4,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并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抓住“难逃厄运”读文体会“林毁”。抓住“苟延残喘”读文体会“鹿死”。
4、感情读文。
(五)学习方案5
罗斯福为保护鹿才采取了那样的措施,为什么造成了鹿死林毁的结果呢?认真读文7、8段,找出相关内容多读几遍,然后四人讨论交流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读文思考。
四人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Ppt图示理解。
总结:罗斯福想不到狼是森林的保护着。
罗斯福是根据童话原则和人们的习惯看法制定的政策。
5、感情读文
(六)学习方案6.
1、读学习方案6.
2、认真读第9段,交流你的体会。
3、联系全文想一想,在凯巴伯森林中狼是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
4、讨论交流。
5、以罗斯福为例说说你对“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断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这句话的理解。
6、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7、感情朗读使你感受最深的段落。
(一)检测——我会填
1、( )罗斯福根据狼是凶残的,要消灭;鹿是善良的,要保护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了政策下令消灭狼,( )造成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
2、总统先生下达命令的时候,没弄明白:( )狼吃鹿,( )维护了鹿群种族的稳定。
3、( )没有狼,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 )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4、森林中( )需要鹿,( )需要狼。地球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二)感悟课文
1、 从课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在你的脑海中,狼和鹿的形象发生改变了吗?为什么?
(三)拓展
森林里的故事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想把森林管理好。一天, 他亲自到森林里去看了看,觉得森林真乱,除了那些高大的树木以外,树下到处是短树丛、杂草,还堆满了枯枝烂叶。他感到实在不顺眼,想改变这种面貌,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命令去做,把那些矮树统统砍光,杂草除尽,连同地上的枯枝烂叶统统烧掉。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间又宽敞又整洁,连一根野草也没有。林务官看了,心里乐滋滋的。然而,森林却就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许多树木枝叶发黄枯死了。
鹿和狼的故事
保护鹿——消灭狼——鹿死林毁
尊重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