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话,语言凝炼典雅,抑扬顿挫,内涵丰富,堪称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中的经典,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感受艺术魅力,并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基于教材的特点,从年段教学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出发,结合本册教学目标将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作为教学课文时主要依据的要求以及本专题“感受艺术魅力”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思路为“读—背—说—讲”。教学以读为主,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领悟学习古文的方法,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知音”的真正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伯牙、子期那种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文本的人文内涵上不作过度挖掘,而是相应地降低难度,通过朗读、背诵、自学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 正确流利动情朗读文言文,并背诵课文。
2、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感受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深情。
课前谈话: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规矩,待会回答问题,答对了都算你们的功劳,答错了,全部怪我。明白吗?同意回答不上责任在我的举手?记住,答不上,全部怪眼前这位什么老师?回答问题时,举手也可以,不举手坐着说也可以。你说完了你就自己坐下。大家随便一点,放松一点。你们一个年级几个班?为你自己是厉害的还是不厉害的?我看你们个个相貌英俊骨骼清奇一定是读书的奇才啊!
1、 PPT:伯牙绝弦
生读正音。弦读得真好,是不是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反复说反复说这个读XIAN,不读XUAN?你们真厉害,我班上我反复说,他们还是读错。
PPT:选自列子 汤问
生读师点评:读得好。没有读成列子汤,问。读古文啊把停顿读对了你就弄懂了一半了。
2、 读过这个故事吗?讲的谁和谁的故事?(伯牙和子期)
没错,伯牙是春秋时晋国大夫,琴艺高超,被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
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1、“兮”和“哉”
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在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文,课文里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括号里的拼音,另一个是课文下边的注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句子读通。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一块儿来读读屏幕上这两个词。(PPT: “善哉”“峨峨兮”,生齐读。)
师:读得真准!“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这两个字都是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
师:哉是语气词,表示感叹。你们读得好,我就说“妙哉!”天气热,吹来一阵凉风,真是“不亦快哉!”兮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如“大风起云飞扬”可以说“大风起兮云飞扬”。
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
师: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PPT: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对比句子读:PPT:善,峨峨若泰山!善,洋洋若江河!
缺少这两个字,感觉怎么样?有了这两个字呢?
师范读,生齐读。
2、四个善
PPT: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这四个善意思有区别吗?
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生: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得像泰山一样!”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广大得像江河一样!”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向你学习!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
3念和得
PPT: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里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东西。
4、谓
PPT: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的意思谁能理解?
生:钟子期死了(师:去世了)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
师:那么这里伯牙“谓世”的“谓”是什么意思呀?
生:想。
师:是想吗?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
PPT:谓:1、称为 2、认为,以为 3、评论
生:第二种,认为,以为。
师:伯牙认为世界上(生2: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知音了,那么“乃破琴绝弦”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生2:就。
师:于是就破琴绝弦。好,理解之后我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
生2(读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厉害
5通读
师:善哉!善哉!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请1名学生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
1、 你们读得好,我也想读。咱们来比一比。你看我读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师配乐朗诵
师:我当然比你读得好,只一点就可以秒杀你们全部。我是背的。这叫诵读。你们想学诵读吗?
2、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师:咱们合作读一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
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
(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
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
(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
(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
师:渎得真好啊!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
师:相信你能行!(学生试着背诵)
1、训练完整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篇古文给背下来了!我背下来用了三天,你们用了师看表20分钟。了不起。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再也没有弹过。
2、训练用讲故事的口吻说
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讲故事的味道了。
(再请一生说,说得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
四、绝招、绝望、绝响
1、 绝招
师:现在用时30分钟,我们已经把这堂课要学的学完了。接下来要学的是初中一二年纪所学的内容了。各位奇才,愿意挑战吗?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没问你们什么叫绝弦?因为我要问你们是难度更大的。用绝来组词。师相机板书绝招。文中一共有8处写了绝招。
谁能在文中找到3处绝招是一般水平。5处是高智商,7处我敬你是位英雄!
师相机板书: 志 念 心 知音 相机问:志仅仅是想吗?
师生对读
师:两个人各有绝招,我们好像看到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何等的和谐,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代表,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2、 绝望
这一次的相遇让他们相见恨晚于是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当第二年中秋伯牙兴致勃勃地赶来时,只可惜
(背景音乐伯牙吊子期。伯牙面对的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从此再无伯牙子期这对知音)Ppt:子期死
PPT: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从此还有人知道伯牙的志吗?擦去板书志还有人知道我的念吗?擦去板书念,还有人知道我的心吗?子期已死,知音不再。擦去知音。
知音无存,绝招何用?擦去绝招,现在伯牙的心情是绝望。
你们说,伯牙现在的心理是什么用绝字来说?绝望。子期死后,伯牙摔碎瑶琴,写下了这首诗PPT师读。生齐读。
所以,伯牙绝弦,绝的仅仅是琴弦吗?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你们能理解伯牙为什么会以这样我们觉的有点过激的方式吗?
3、 绝唱
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绝唱。同学们今天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个故事,不但学习了古文知识,更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知音。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