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五·习作五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回顾交流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通过交流,增强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通过对本组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抓住人物特点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时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开启思路,活跃思维,然后再按要求习作。关于习作话题二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所给材料,确定文章所要反映的主题(如,表现朋友间的友谊),然后依据人物的特点合理地展开想象,如,事情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又会怎样,从而给大家展示具有一定特点的人物和具体、充实的故事内容。同时,要注意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渗透写法指导。
1、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适时引导学生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2、指导想象,并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渗透写法指导。
1、回顾交流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通过交流,增强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适时引导学生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一、聊天回忆,切入话题
1、导入:这一组课文,我们学习了鲁迅记忆中的闰土,作家周晔笔下的伯父──鲁迅先生,还了解了作家唐韬笔下的鲁迅。在你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 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1、回顾《少年闰土》,再次感受闰土的形象在我心中是怎样变化和加深的。
2、指名回答: 生活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小组交流。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可以说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 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将触动心灵的,令自己特别感动的,难以忘记的“留在心里的印象”述说出来。
三、畅所欲言,捕捉亮点。
1、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老师相机指导: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兴趣。(板书:具体、清楚、感染人)
四、全班总结。
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1、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恰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2、在引导学生依据人物的特点合理地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渗透写法指导。
1、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恰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2、在引导学生依据人物的特点合理地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渗透写法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电脑出示: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师: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二、各抒己见,指导想象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说具体。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4、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板书:积极向上) 三、回顾课文,指导写法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几句话来概括。注意要说出小伙伴的特点。
四、出示选题,指导习作
1、课件出示写作内容: 这节课,我们的习作内容有两个: 一是仿照《少年闰土》的写法,用一两件事来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小伙伴。(板书:我的小伙伴) 二是根据提供的《小木船》的开头部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我”和好朋友陈明后来发生的事情。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2、出示写作提示,打腹稿(拟定写作提纲)。
3、指导写好开头。
4、指导在写事情的经过时,抓住人物的的语言 、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5、出示范文,引导习作。
五、学生习作,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