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件展示:朗读的节奏和韵味全文。
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
2、同桌互相练说课文大意。
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1、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善鼓琴,那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回答:例: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
3、小结: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愿,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友谊啊!这就叫——知音。而伯牙不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1、思考:子期死了,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最后这句话。(读出伯牙悲痛欲绝的心情来)
1、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2、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课件播放
3、学生再读文,试着背诵全文。
俞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
1、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同学之间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