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体会并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
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感受噶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尊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臣的高尚情怀。
1.读课文5—11自然段,“重披象鞍”这部分内容哪儿令你感动?
课件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我们一起来看,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
师:26年再一次相见,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久别重逢。
2.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啊?课文在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作了介绍?
师:让我们都来读一下这个段落。让我们和嘎羧一起来看看这位老朋友吧。(生默读)老朋友就在眼前,嘎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呢?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结:是啊,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战友,更忘不了那光辉的战斗岁月啊,带着这样情感,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再来读。
(指名读)
3.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这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小结:真好,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板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内心丰富的情感。你看作者的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便可传情。
同学们,再回战场这部分哪儿最让你感动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小组学习:
1.小组利用学习单进行学习。
2.汇报
3.师指导:
4.对比朗读
课件:嘎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嘀嘀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
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之后,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生再读)
文中还这样写道:“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5、齐读
“庄严归去”这部分内容有没有让你感动的语句呢?谁来给大家读你所画的句子。
课件:土坑约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师:你读出了这段话背后的情感,课文中有这样的介绍:
大象是—种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行暴毙荒野的,他们都能准确得预感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大象是—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头象都能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回到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但嘎羧没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1.回顾朗读
2.嘎羧逝去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3.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嘎羧的形象就理解到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其实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啊!难怪作者这样说——
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沈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