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友。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揭示文题
配乐朗诵有关知音的诗歌
引出课题,了解主人公以及故事背景。
预设:被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何绝弦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间读准,借助注释把句子读通。
2、检查重点生字读音(教师引导并加以示范)和课文朗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没有注释)及句子的意思。
2、学生讨论交流三组字词
①善 ②善
③念 ④必得之
⑤谓 ⑥乃
3、师生交流,点拨重点句子的理解翻译。
四、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品味深情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入情境
2、学生分角色朗读,用情体验
3、补充式朗读,以读言情
4、话说故事,讲述经典。
五、情境对话,深悟知音
师扮伯牙,生扮子期。伯牙弹琴,子期听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鼓琴,志在依依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伯牙鼓琴,志在徐徐清风——钟子期曰:善哉,……
……
一问一答,感受“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心有灵犀,感受听音识意的酣畅淋漓,感受知音的幸福,感受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悲痛欲绝!读短歌,悼子期。
诵读全文,传唱经典。
伴着一曲《高山流水》,怀着对伯牙子期的敬意,带着对知音的向往,全体师生传诵《伯牙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