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伯牙绝弦》是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他们对文言文已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学习课文。
重点: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难点:体会伯牙、子期间的真挚友情。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保存
重点: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难点:体会伯牙、子期间的真挚友情。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他们懂你吗?“知音”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师: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不一样,它讲究节奏和音韵,读到入情处,还会摇头晃脑。
3.听录音读课文,注意停顿。
4.说说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5.按正确的节奏读课文。
6.配乐,男女生分读课文。
1.课文读通了,但课文里面的一些难理解的字词,怎么办?(回忆以前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学习。
3.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伯牙和子期是知音)
4.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和子期是知音?
5.拓展想象:伯牙的琴声中还会有哪些景物?子期会如何称赞呢?
6.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子期曰:——
7.猜伯牙遇到知音后的心情?(高兴、兴奋、欣喜若狂)
8.带着这份欢乐、高兴读课文相关内容。
思考:伯牙仅仅断了自己的琴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还断绝了什么?
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
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
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
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
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配乐,全班诵读)
必做: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从下列三道题中选一道完成)
1.将课文《伯牙绝弦》改成一个四百字左右的故事;
2.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3.收集古今交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