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基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在本单元前三篇课文,学生已经对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其生平有于较详细的了解,对他的文学作品也略知一二。而本班同学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很多同学都爱讲讲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发言都比较积极。但本班的朗读水平不高,本节课在朗读方面需做详细引导。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从了解鲁迅入手 1、出示有关鲁迅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鲁迅)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件?不错,就像作者周晔在文章的最后说的“的确,我的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诗人更没有忘记鲁迅,事别十三年,诗人臧克家依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赏析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
① 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② 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 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④ 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① 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② 各人自由练习。
③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
学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 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 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 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 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 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总结引领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悄悄地告诉你,下一个单元就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那里你将会读到更多更好的诗歌,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 诵读这首诗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活——死 骑 遗臭万年
死——活 俯 流芳千古
搜集鲁迅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