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从文字上看,又是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朗读法、点拨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用诗歌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古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伯牙绝弦》(出示PPT)2、板书课题。正音,绝 弦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散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2、教师巡回指导、点拨。
3、教给学生串译文言文的方法:
(1)组词法;(2)同类结构法。
4、指名学生串译课文,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感受什么是知音。(出示PPT)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引入课外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出示PPT)
附: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1、背诵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请写出你的想法。
喜
伯牙 知音 子期
悲
课前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作为背景音乐来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