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2)运用多媒体环境讨论研究,理解课文内容,较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日常的教学我了解经过小学阶段五年的学习,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自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团结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能力也比较强。
学生对于动物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喜欢小动物,他们很清楚动物给人类带来的欢乐和益处,明白人类应该与动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正确的爱憎观,他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愿意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是由于地区和家庭条件所限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查寻收集资料的并不是大多数。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
认知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身边的动物情感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1、课件出示:老人喂海鸥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说出图片的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发生在昆明湖畔的这个人与鸟之间的真实故事。
3、板题,读题
1、今天我们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还记得快速读文的要求?
2、提出读文要求,文章的哪一部分让你最意想不到?
3、请你读出来,读出你的理解,你的感受。
4、出示课文17段,比较“扑”和“飞”给读者带来的不同感受。
5、看黑板上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6海鸥让我们意想不到的行为只有这些吗?
7、省略了什么?
1、为什么海鸥会做这些呢?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2、指导朗读:
(1)“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中老人的节奏是怎样的?
(2)在这首乐谱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出示:
十多年啊,十多个冬季啊,
无论-老人每天-
这样的一组句子进行语言的训练。
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心中,海鸥就是他的……老人与海鸥就是(亲人)
就板书深化情感,体会真实因为老人的举动,海鸥们才会作出那样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3、老人最后想到的还是海鸥,引读课文结尾。
总结文章体裁,写法,和学习的方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