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友情。3,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22人。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的有十几人,自觉完成作业的有三十人。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2,读懂课文,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真挚友情。
一,导入新课。
1,引题,板书“伯牙”
师述伯牙学琴的故事,引出《高山流水》曲子的来历,激发兴趣。
2,听曲,感悟伯牙曲子的高妙。
3,有曲引入本文,释题。
1,指名读文。
2,师范读,作停顿提示。
3,复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4,自由读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主要内容。
1,理解知音的含义以及伯牙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A,看大屏幕,了解伯牙子期分别是怎样的人。
B,他们这对身份地位如此悬殊的人怎么成为知音的呢?在书上用横线画出来相关内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C,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在书上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内容。
D,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2,师知道欣赏《高山流水》之高山,让学生读出高山的气势。
3,用所学方法自己欣赏流水片段,说说看到了怎样的流水,并把感受带入文中朗读出来。(分角色朗读高山和流水的不同气势。)
4,师点播拓宽思路,想象伯牙所谈内容还有些什么?
师述:一个大音乐家,他的琴声不仅仅是表现高山流水这么简单,想象一下,还有些什么呢?
5,当伯牙鼓琴,志在这些时,你怎么赞叹呢?
6,这一切,子期都能听懂吗?你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来的?(板书:所念,必得之)
1,体会伯牙遇到知音前后的心情,并用词语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他想说什么?(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2,你还有哪些有关知音的诗句和名言?
3,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感受,并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A,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感受,并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B,想想伯牙的绝弦时,还绝了什么?
C,你想对伯牙说些什么?
1,理解题目的深意。
2,怀读“余音绕梁怀知音”
伯牙 善鼓琴 绝弦
知音
子期 善听 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