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聪明、机智和勇敢。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从而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少年,童年、少年时期的一些事,就像一片片美丽的叶子一样,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每当我们捡起一片时,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少年,看看他的童年都有哪些趣事。(板书课题:少年闰土,学生齐读。)
2、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课件,老师范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就是闰土。
3、想不想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他呢?(生:想。)
1、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开始吧。(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2、浏览完了请举手。同学们基本上都看完了,谁来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回忆 初识 相处 离别
3、课文这是按照这四个部分来写的。在这四个部分中,你觉得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那一部分?(生:相处。)这也正是课文描写最详细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一学这一部分。
1、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现在就请同学们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你能从闰土和“我”的对话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开始读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2、 交流,指名回答:你从闰土和“我”的对话中读出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3、指导:“倒向你奔来”中“奔”读bèn,朝一个方向跑过去就念bèn。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来时去看跳鱼儿
5、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读课文把这些有意思的事都找得非常准确,这些有意思的事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少爷来说他经历过吗?听说过吗?(没有。)
像这样没有经历过没有听过的事叫什么事?希奇事。
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干的话,你最想和闰土干哪件事?(学生自由回答。)
6、这几件事中,作者写得最详细的就是看瓜刺猹了,我把这一段打在了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感受。(看课件)
7、交流,你们觉得中哪里比较有意思呢?指名说。
8、齐读看瓜刺猹的对话。
9、我把这两个朋友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课件)图中哪个是闰土哪个是“我”啊?(生答)看闰土说得是多么的津津有味,绘声绘色啊,我听得又是多么的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啊!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来练习读一读这段对话吧!同桌两个人互相读。
10、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啊!谁愿意给大家来展示展示呢?(指名分角色读)
11、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了闰土的话,我的心哪,早已飞到了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令我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这件事啊!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还有太多太多,用书上一个词是“无穷无尽”。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拿好书,去分享闰土讲的那些希奇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16自然段,自己读一读,看看你能从里面读懂些什么?
2、指名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3、质疑: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理解:四角的天空。(看课件)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他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会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____;当闰土在海边拾贝的时候,我____;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____;当闰土在潮汛来的时候去看跳鱼的时候,我____。
5、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齐读第16自然段)
1、闰土这位朋友,他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第一段)
2、学到这里,你觉得闰土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仿照课文对闰土的描写,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