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4、了解本课写法。初识鲁迅。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就是——
生:少年闰土
师:一谈起少年闰土呀,“我”的眼前就浮现初这样的一幅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手提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闰土的外貌,使我们感受到了闰土是一个健康,朴实的农村海边的孩子。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进一步认识闰土,体会“我’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6-16自然段,看看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快速读课文
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教师创设情境:这些事,对于文中的我来说都是那样的新奇、都是那样的有趣、都是那样的好玩,有的还是那样的刺激)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这几件事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生提问,师归纳(闰土是怎样捕鸟的;是怎样刺猹的;作者写这几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闰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投影:在闰土讲述的这四件事中,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两件事认真读一读,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先自学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A雪地捕鸟:
师投影出示文字问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怎样捕鸟)
你能用自己的话读出闰土是怎样捕鸟的吗?注意闰土的动作(学生自由读)请一组学生演示。
引导:作者抓住了闰土的捕鸟时的动作的描写 师板书:动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不但要写外貌还要抓住人物的动作)
师:这办法真好!那闰土都捕到了哪些鸟呢?
指导朗读:“什么鸟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读出如数家珍的神情。
此时,假如闰土就在你眼前,你想怎样夸夸他?引导体会润土的特点。(聪明伶俐、见多识广)
想象一下,他在跟我讲捕鸟的方法时,会是怎样的神情呢?(高兴、自豪、得意)请大家带着这种神情读段话。
B 看瓜刺猹
学生汇报:
师投影这段文字: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句句文字读成一幅画面,读了这几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猹咬瓜的声音,仿佛看到了月亮底下一个少年手捏一柄钢叉用力地向一匹猹刺去。
师 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随着闰土的描述,走进那美丽的瓜地,去体验那刺猹的惊险场面。
师范读: 月亮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样静谧。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拉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担心)紧张什么?文中的我呢?他怎么说?(它不咬人吗)
师:此时“我”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问?你能加上提示语读吗?
我紧张地问:“它不咬人吗”?
我担心地问:“它不咬人吗”?
我害怕地问:“它不咬人吗”?
师:“我”紧张,担心,害怕,可闰土却说(有胡叉呢)他当时是怎样的表情?
生:闰土从容镇定地说
生:闰土神气地说
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少年?
生:机智勇敢
我们是通过什么体会出来的?人物——语言(板书)
分角色再读: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这是一种描写人物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言从心生:通过他的语言可以来体会他是怎样的人)
C 海边拾贝
师出示拾到的贝壳
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贝壳呢?(五光十色····)
D 看跳鱼儿
师出示跳鱼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闰土向我讲述的这四件事情的结尾都有一个相同的标点符号,是什么(省略号)
请同学读第一个省略号,看省略了什么
请同学读第二个省略号,看省略了什么
请同学读第三个省略号,看省略了什么
请同学读第四个省略号,看省略了什么
从中体会出闰土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E 学习第15自然段:
师 闰土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着一件又一件的新鲜事,“我”听得如痴如醉,对闰土产生了佩服之情,同时对闰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羡慕,我不由发生了这样的感叹······(齐读1句)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种新鲜事······
听着闰土娓娓道来的讲述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赞叹------(齐读2句)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闰土在海边时的稀奇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我是又感慨又羡慕又羡慕又感慨,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1、2句)
通过作者的感慨你体会到什么?(引导体会闰土的见多识广,以及我的孤陋寡闻)
是啊,面对润土的见多识广,我正如一只井底之蛙,听着闰土的讲述在我心中一再唤起这样的感受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啊,润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并不知道、也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这一连串的不知道的背后是作者不满的宣泄,是一种遗憾的慨叹,是一种真切的向往。
作者不满的是什么?
作者遗憾的是什么?
作者向往的是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都融入到这个句子中再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
F学习第16自然段
师 闰土的到来,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正月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他们是怎样分别的?
指一生读,你读出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写作手法上你有收获吗?
猜猜他是谁?
鲁迅的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附板书:
少年闰土
外貌:
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