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一、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
三、问:这是谁和谁的故事?介绍伯牙、子期、背景
1.介绍什么是伯牙绝弦。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和注释把课文读通、读准。
3.出示:善哉,峨峨兮,读“哉、兮”,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4.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样读?学生读,齐读,回到课文读句子。
5.谁能一口气读课文?学生读后给予好评。
6.联系上下文,同桌讨论词句的意思“善、念、必得之、谓、乃”。学生分别回答。
7.配乐合作师生读课文,学生配合对读,个别、集体读。
8.出示半句话,学生学习读背。
9.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老师创设情境,引读。
10.创设情境,仿说“必得之”,感悟两人相知之情,问: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练习句式“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感慨到,善哉 ”学生答
11.出示最后一段,配悲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2.师生合作读伯牙写的短歌,配乐,再读全文。
四、拓展积累交友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