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导入
第六单元,我们在诗海中徜徉,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请大家齐读。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友情的古文。
出示课题
指名读。正音“弦,解释“绝”“绝弦”“伯牙绝弦”呢?表面指伯牙隔断琴弦,实际指伯牙从此不再弹琴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课文中。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师评价,读的很流畅。
3、对于古文,与我们平常学的白话文不一样,只读通顺还不行,还要读出它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4、师范读。
5、请同学们看着节奏练读,指名读、齐读。
6、读的真好,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该用什么方法呢?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学《杨氏之子》时的方法。①借助注译。②联系上下文。③借助工具书
7、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小组内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8、指名说意思。
四.品读感悟
1、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会双赢,你们说的真好。通过你的讲述,我知道了这个故事讲的是伯牙和钟子期。请大家看插图,和所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长?“善良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句话能说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古琴志在高山……,”这里的善又是什么意思?当你读“峨峨兮”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巍峨高耸的泰山),当你读“洋洋兮”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连绵不绝,宽广无边的江河),听到琴声,眼前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对于这样的琴音,你会说什么哪(美啊、好啊……),也就是“善哉”,指名读,读出你的由衷的赞叹。
2、伯牙想到的不仅有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有徐徐清风、姣姣明月,请学生练说。
3、无论伯牙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来。用文中的一句话就是“ ”,“念”是什么意思,它与前文的哪一个字意思一样(志),他所念,所志的都是他所想的,也都是他的心。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更听懂了他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声。什么样的心声呢?像巍峨的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像江河一样宽广的胸怀,所以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他们真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4、对于伯牙这样一个琴艺少绝天下的琴师,好多人的听到他的琴声为荣,也能感受到他琴声美妙,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这种志向,这种情怀他们能得知吗?唯有谁能得知?唯有谁必得知?这才是伯牙所念。生: 。
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喜,用一个词,欣喜若狂,此时,伯牙禁不住会对子期说:知我者,子期也。还会说些什么?
6、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有感情地朗读前四句。
7、他们相约第二年中秋相聚,但天意弄人,等来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世间风情千千万万,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高山默 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黯然失色,知己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 知音已死,从此,谁懂我的心,谁明我的念,谁知我的想。 。
8、肝肠寸断,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在子期的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子期。师读、齐读。
9、得遇知音,而又痛失知音,使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代代流传。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10、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高山流水之间,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加板书知音)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让我们在《高山流水》中,记住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延续这段永远不变的友情!
1、欣赏高山流水。
2、收集古今关于友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