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我的舞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读“咿、蹿、盎、溺、宠、抻、啼”等字,读记 “溺爱、娇宠、绷着脸、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兴趣盎然、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检测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与新词的情况。
(2) 通过自主探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情感升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通过搜集各种活动照片,引导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我班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全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他们虽然对艺术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感悟还不够深切透彻。所以,我采用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的思路,我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难点: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我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我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我实现梦想的战场,下面我把大家带进《我的舞台》。
板书课题:我的舞台
1、自由发言:“舞台”是什么?
2、 说说你预习到的问题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宠爱自己的孩子。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身段: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化的动作。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3、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入课文。
4、快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感情?找出相关语句。
(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5、思考:为什么说“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自由回答:
A、还没出生时,把 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B、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
C、随母亲演出时,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学习母亲演唱的细纹、身段、板眼。
D、六岁的时候,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暑去寒来,苦练唱戏基本功。
E、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家里做客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教师板书:
(1)在娘胎里登台唱戏;
(2)一出世就亮开嗓门;
(3)会走路模仿走路;
(4)六岁时拜师学艺;
(5)大师前提抗议;
细读课文,感受“舞台对我神奇的吸引力”。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自学:
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师随机点拨,指导朗读。
A我还没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母亲是评剧演员新凤霞。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理解:不解之缘。从哪看出我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朗读。
认识评剧演员新凤霞。指名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师出示课件:
B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咿(yī)咿呀呀地乱唱。……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读到这,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吴霜?请你再来读一读。
C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àng)然。母亲演唱的许多戏文,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母亲的学生来我家学戏,忘词的时候趁母亲不在,会向我请教:“小霜霜,这句词是怎么唱来着?”
抓住关键词语如:“无论、场场、直至、每次、一定、挤、憋、满头大汗、兴趣盎然”等词语进行品读。学生理解“兴趣盎然”。
D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周(zhōu)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chēn)、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引导理解“周、抻(chēn)、拉、压、拽”等动词的意思。“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
“为所欲为”一般指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意思?(“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通过你的朗读把“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的感情表达出来吧。
E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或一手抓住举过头顶的脚心,做前后翻,跑虎跳,其他基本功的动作更不在话下。
我把这些基本功你们练过没?谁来试试?说说练得时候是什么感觉?
想象说话:我把这些基本功练得“不在话下”,想象一下,暑去寒来,我练基本功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
生:想象说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练好基本功,炎炎夏日,小吴霜……,寒冬腊月,小吴霜……
师:暑去寒来,几年以后,(生接着读)
师:暑去寒来,几年以后, 小吴霜终于练成了一身本领此时的她会发出怎样的感慨?(生接着读 。)
“您不是常说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吗?”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问:我的舞台中的“我”指的是谁?
生:吴霜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因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因为 “我”的不怕苦,不怕疼, 所以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让我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成功的吴霜。
师出示课件:介绍吴霜
吴霜,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师: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课文按怎样的结构写的?开头与结尾的作用是什么?(板书:总领全文,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发呢?(可以运用艺术家的名言,与此有关的名言名句或俗语、谚语,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2)我们身边的艺术,回忆起我的成长“舞台”。
出示课件:搜集了本班孩子小学阶段在参加的唱歌、舞蹈、主持人、布贴画、领奖台、双簧表演等多种活动照片,让孩子们说出亲身感受。
(3)请出同学现场吉他弹唱艺术展示。
师:艺术指什么?
(4)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等。作文源于生活,我相信大家能把我们亲身经历的故事记录下来。说说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5)出示课件习作要求:
生:齐读写作要求。
师:我的“舞台”在哪?
生:校园,家里,社会。
师:老师的”舞台“在哪里?
是的,老师的舞台就是这三尺讲台,我将继续持之以恒的教出更多的人才。
生:抄写写作要求,回去写。
从艺术的舞台到生活的舞台,作者用心血和汗水炼就了勇气和毅力,带着坚强与乐观一步一步迈向成功。作者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收获绚丽的成功之花。
我送给大家马克思的名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不同的舞台上收获成功的硕果。
总领全文——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⑴在娘胎→登台唱戏
⑵一出世→亮开嗓门
28、我的舞台 事例阐述——⑶会走路→模仿演戏
(4)六岁时→拜师学艺
( 5) 大师前→提抗议
总结全文— 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