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感受真挚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从文字上看,又是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
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记诵积累。
难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共同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仔细听,然后说说这优美的音乐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说的很对,它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仿佛看到了潺潺的流水和巍峨的高山。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高山流水》,关于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伯牙绝弦》。
1、自由读,大声读。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感受节奏和韵味,读流畅。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渎,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4、从哪里看出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如果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怎样赞美?
5、再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进行交流。
6、理解知己的含义。
1、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句子。
2、想象一下,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
3、假如你是子期,你又会怎样赞叹?
4、将子期对琴声表现的不同场景的赞叹用一句排比句表达出来。
5、有感情的诵读第2—4句。
6、一个弹琴高手,一定有很多人称赞,而伯牙渴望什么样的赞叹?谁才能做到?
7、子期不幸去世后,伯牙有何表现?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1)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感悟:世上再没知音,再弹也没意思了。
8、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我们对“知己”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而不可求”,而对伯牙的表现,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