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手抄报>中学生手抄报
  • 资料信息
  • 科目: 

    中学生手抄报

  • 格式: 
  • 大小:     
  • 时间:  2020-12

知物由学手抄报图片

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该文件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语出王充的《论衡》。《论衡·实知》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在这句话中,“知物由学”是整句话的核心。“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可以看作是“知物由学”的具体阐释。而“人才有高下”是前提,是条件,是用来强调“知物由学”的。也就是说,无论生来如何,尽管他们性情有差异,才智有高下,能力有大小,但“知物由学”,别无他途。

这里,王充旗帜鲜明地主张“学知”,反对“生知”。在他看来,天地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生而知之的人,后天的学习,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这个问题上,即便是所谓的“圣人”也不例外。如果“圣人”是可以生而知之的,那孔子何必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乎学”,而且“学而不厌”呢。“圣人”尚且不能“生而知之”,那无论是泛泛的“智能之士”,还是凡夫俗子,就更是“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由此,王充得出了“知物由学”的结论,即要想了解事物、知道事情、懂得事理,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

“知物由学”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兴起于西汉武帝时期,盛行于东汉时代的谶纬学说。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谶纬神学主张生而知之,先知先觉,不学而知。《白虎通义》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圣人所以能独见前睹,与神通精者,盖皆天所生也。”当时普遍认为,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在于他有独异于众的眼力和听力,能前知千年以前的事,后知万年以后的事。

王充坚决反对并彻底批判了这种观点。他犀利地指出:“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举凡天地之间,所有体内有血的动物,没有天生就知道的。即便是所谓的圣贤,也必须依靠耳听、眼看来弄清事情的真相。要想“不学自知,不问自晓”,遍览“古今行事”,是“未之有也”的事情。一个人能够预见到未来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视力和听力,而是通过考察事情的征兆和迹象,根据事物内部的规律推论得来。“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如果根本没有听说或看到过,那就不可能描摹出事物的形状。圣贤先知的奥秘在于,他们能暗中留心观察,而且默记于心。可见,“所谓圣者,须学以圣。”圣人的成圣之路,同样离不开学,同样要借助学。

王充之所以能得出“知物由学”这一迥异流俗的结论,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王充的祖上,本是豪族。但祖父几代,因为好勇斗狠,仗势欺人,四处树敌,到处结怨,反复迁徙,导致家道破落。但年幼的王充“有巨人之志”,年少老成,不好狎侮。“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进乡校书馆,书馆中学童百余人,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受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未曾受责。后又负笈千里,游学于京师洛阳。“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艰苦卓绝的求学经历,使他不仅具有了“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的胸襟器识,真切感受到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一与“知识就是力量”最切近的说法,而且也得出了“知物由学”的结论。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学”及其意义。《论语》开篇就表明,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曾子也说“君子爱日以学”,荀子则说“学不可以已”,学习被看作是一个人终身的使命。周秦两汉六朝诸子,则不乏《劝学》《勉学》《勖学》《讃学》的篇章。王充的“知物由学”,为这些众多的劝学文章,做了一个简明而精到的诠释。

知物由学手抄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