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掌握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引入资料等方法,体会句子的意思,品味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深厚感情。
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引入资料等方法,体会句子的意思,品味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照片导入:课件出示吴庆恒老人的照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吴庆恒老人被昆明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海鸥老人”,他和海鸥之间的故事在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庆恒老人,学习关于他的一个真实故事《老人与海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理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用说明】学生整理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本文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主人公,最后教师课件出示人物资料,共同学习。
二、预习检测(自主学习,二人互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2.完成基础达标。
①我会写
sù liào bǐng gān jié zòu yuè pǔ jí xiáng
( ) ( ) ( ) ( ) ( )
qǐ pàn jí sù yì yáng dùn cùo xiāng yī xiāng suí
( ) ( ) ( ) ( )
②辨字组词
塑( ) 饼( ) 抑( ) 歇( ) 挫( )
望( ) 拼( ) 柳( ) 渴( ) 措( )
③这些词语我理解
抑扬顿挫:
亲昵:
三、学习探究(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问题1:通过读课文,我认识了一位 的老人和一群 _____ 海鸥。文章可分为两部分:_____________ 和 ___ 。最令我感动的是 。
【设计理由】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在读中思读中悟。2.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3.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
【使用说明】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做适当的批注,然后填空。
【思路导航】
认真读课文,老人和海鸥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探究(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二)精读感悟(20分钟)
问题2:这场特殊的葬礼上,海鸥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它们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老人他何以能赢得这般深厚的情呢?
【设计理由】海鸥翻飞着默默地肃立在老人的遗像前,像是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海鸥对老人如此不舍,是源于老人真心付出,人与动物相互信任才出现了这感人的一幕幕。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的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思路导航】
1.有感情朗读14-18段,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2.速读1-13段,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老人是如何对待海鸥的?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1.朋友告诉我,这位海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①二十余里多远?②步行,为什么要步行?
2. ①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群呼唤。
②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吧!
3.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眼睛生动是怎样的?在怎样的情况之下眼睛会生动起来,比如?
四、拓展延伸
1.学完本文,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生前与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似乎又亲眼目睹了老人死后海鸥异常的举动……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写一句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设计理由】:此题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发挥想象力,抓住人物特点,表达心声,点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原因,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老人深深地爱着海鸥,海鸥对老人依依不舍。作者抓住老人神态、动作、语言和海鸥的动作这些细节,展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运用到这些方法。
六、作业超市
1.书写本课生字。
2.搜集阅读《海龟救人》、《小狮子爱尔莎》、《沈石溪文集》中的《斑羚飞度》、《混血豺王》等。观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影视片。
七、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无私的爱
老人 海鸥
震撼的情
八、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