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月光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等词语。
2、背诵课文的8、9、10三个自然段。
(二)智能目标
1、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感悟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一、创设情景激真情
1、课件出示,认识贝多芬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追随贝多芬你的脚步,一起走进月光曲,感受月光曲。
二、庖丁解牛显真情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思考贝多芬用他的钢琴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第几自然告诉我们这些?
2、生答。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
(1)请同学们默读第九段,边读边思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答,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导板书: 月光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2)指导朗读。
(3)听音乐感旋律。
我们不仅听到了如此优美的朗读,还能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盲姑娘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有人让她的心看到了这些,这个人是谁?
(生答)
他是用什么方式让盲姑娘看到这一切的?让我们一起静静的聆听月光曲。请大家边听边感受月光曲的旋律是怎样变化。
生答:先是轻柔舒缓,继而逐渐增强,最后节奏越来越快,音乐高昂激越。
(4)随着音乐的变化,兄妹俩眼前出现的画面就是联想,谁能在文中找出哪些描写是联想,哪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景物?
四、学习2到8自然段,紧扣“三不”悟真情
1、能让人产生如此美妙的联想,这是多么伟大的音乐呀!伟大的音乐一定伴随着创作的灵感而生,贝多芬的灵感源于何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二到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妹。
生读,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相机点拨。
生答(这是一对贫穷的,热爱音乐的,相互关心体贴的兄妹。)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不期而听动真情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从“幽静”一词能想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2)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在这淡淡的月光下,幽静的莱茵河畔,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想想他此刻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师板书:不期而听 触动)
(3)读第三小节,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师板书:不请而进 感动)
[点评:换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怀,生命的弘扬。]
3、不请而进遇知音
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盲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触动,正如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自然段。”
(1)“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 贝多芬 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多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知音,他此时的心情一定是—— (生:激动万分,板书:激动)
(3)此时,贝多芬很自然地产生了“伯牙为子期而弹”的激情,他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姑娘再弹一曲,板书:不答而弹)
4、不答而弹醉知音
(1)突破难点,“两境”统一
《月光曲》这一经典绝唱醉倒了兄妹俩,我们知道,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人李白观赏了雄奇的庐山瀑布,心中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感,他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千古名篇;画家列宾看到艰苦挣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用色块和线条描绘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世界名画;在这里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
师连接左右板书,你从这种连接中悟出了什么?
(2)释放情感,朗读升华
生表演读8、9自然段
c.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出《月光曲》?
……
(3)相机板书,提炼问题
4、再奔重点,体会意境
穷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放飞想象,再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光曲》!
(播放音乐,生随乐朗读)
五、谁谢谁来辩真情
穷兄妹俩醉了,久久沉醉在动人的乐曲中,而贝多芬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那么对于这段传奇的故事和这首世界名曲,究竟该谁来谢谁呢?
六、读写结合抒真情
是啊,穷兄妹要谢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让他们享受了一次绝妙的音乐之旅,可“大恩不言谢”呀!贝多芬要谢穷兄妹,正是在那月轮初生,银光遍撒的环境中,贝多芬为遇到知音而激情满腔,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才这样诞生了。
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你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他们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
[板书设计]
10 月光曲
不期而听 触动——(轻柔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不请而进 感动——(沉重刚健)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不答而弹 激动——(高昂激越)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