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生通过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对文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通过抓住描写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海鸥的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方法来学习是比较容易的。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初识了课文内容,扫清了字词障碍,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老人( )海鸥;海鸥( )老人。
请同学们按自己的理解,在两个括号里各填上一个字。 师生一起讨论哪个字最能表达老人与海鸥间的深情。
1、按“自学——对学——群学”顺序探究话题。
(找描写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海鸥的动作的语句来表达。)
2、分两部分汇报交流。师根据交流情况相机引导。
①老人( )海鸥
重点段落:【出示课件:“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的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的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用地方话学着老人唱一唱。
变式训练——改诗:
老人
顺着栏杆
边走边放
海鸥
依他的节奏
起起落落
排成
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
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对话:普通老人的“不普通”
【师讲述故事: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一个退休工人,真名叫吴庆恒。1995年每月才拿308元的退休工资。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一点咸菜,就是他的一顿美餐。他抽两毛多钱买一包的金沙江烟。他从来舍不得坐5毛钱的公交车,无论到哪儿,无论有多远,他都坚持走路;而每次出门,他都背着一个破布包,为的是沿途捡拾干树枝和煤渣拿回家当燃料……邻居问他为什么这么抠门儿,他笑笑说:“来年红嘴鸥还会来,而且会来得更多,不积攒点钱,我怕养不起它们呢。”据说,吴庆恒病逝后,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最值钱的家当,竟然只有六个鸡蛋,而那是他准备给海鸥的饼干丁配料。】
听完这段故事,你对老人又有怎么样的认识?
②海鸥( )老人
体验:与“亲人”永别的动人画面
重点段落:【15段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16段“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把海鸥当作第一人称读17段:当人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我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去。我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思考: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2、用“----”画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