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写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3.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养成较为合理和科学,上课听讲和作业完成还及时认真。但是仍存在少部分同学因基础滞后,本身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与兴趣是关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上节课我们我们认识了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它的名字叫做——嘎羧。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最后一头战象》(板书)。
一、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记述了嘎羧生前所走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1.请大家翻开课本,回顾上节课内容。
2.关于战象嘎羧,课文写了哪四个让人难忘的场景呢?
3.指名回答,板书——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二、研读课文,品味深情
1.这最后一头战象,在预感到自己生命将逝的时候,重新披上了当年征战战场的象鞍,也许年轻不再,可是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那么在课文接下来凭吊战场、庄严归去中,又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2至16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你的场景,并思考嘎羧是怎样凭吊战场的?
2.聚焦“告别村民”。嘎羧在围着寨子走了三圈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答。是啊,嘎羧饱含了对村子和人们的依依不舍之情,它没有忘记人们对它的救助与关怀。
三、再读课文.品味深情
1.聚焦“凭吊战场”。这段文字的确让人难以忘怀。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战象的什么,才让我们如此身临其境的?
3.请大家把描写战象动作、神态的词语画下来,并且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让我们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化作朗读来表达吧!请大家齐读这段文字。
5.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人物刻画就更加深刻动人,栩栩如生了。请大家仿照这样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嘎羧想要诉说的语言写下来。
6.全班交流,同桌互读。
7.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了,它的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像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师生接读。
师: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它来到打洛江畔,打洛江水一如26年前那样奔腾向前 -----生1: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师:终于又回到了26年前的战场了,它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战友们奋勇搏杀,排山倒海冲向敌人的一幕幕!----生2: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师:那是嘎羧曾经奋勇杀敌的战场,那是洒满战友鲜血的伤心之地,那是嘎羧被村民发现的救命石!---生3: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师:那是嘎羧的深情呼唤,他呼唤着战友的灵魂,同时也是在告诉战友:我们就要重新在一起了,再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分开,战争不可以,死亡也不可以。
8.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品味“庄严归去”,交流,点评。
9.同学们,就让我们透过文字,再一次感受噶羧的光荣与梦想吧。配乐读。
四、作者介绍,推荐阅读
1.回顾了嘎羧的一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交流,板书。
2.写下这样感人文章的作者,他又该有怎样博大的胸怀呢?作家沈石溪介绍。
3.沈石溪曾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出的是人类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明会不断地更新,可是生命残酷、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不会改变的。”推荐大家课下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狼王梦》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请课下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狼王梦》等,并比较与《最后一头战象》的异同。
沈石溪曾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出的是人类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明会不断地更新,可是生命残酷、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不会改变的。”推荐大家课下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狼王梦》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